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端午節給大家的印象通常是看著划龍舟競賽,或是在中午時自己動手來立蛋,是非常有趣跟快樂的節日。不過讀者們知道以前台灣端午節,可是會用石頭互相丟擲,來戰的你死我活嗎?
以前台灣人民流行這端午節這天來進行「石戰」,石戰顧名思義就是用石頭做為武器,來攻擊對方以取得勝利。
▲撿石頭當武器(圖/pixabay)
這種石戰規模小從個人大到族群,通常會在草地、墓地甚至道路上方便取得石頭的地方來進行石戰。過程中如果不幸被抓到對方陣營當俘虜,那麼俘虜就只能任人任意命令,但通常只會象徵性地叫俘虜脫褲子,惡作劇一下而已。
贏得石戰後,勝利的一方可以拿走對方的粽子或是酒菜料理來當成戰利品。當時會進行這種石戰比賽,是因為人民認為石戰儀式可以幫助未來一年內保佑人民或村莊免於疫病肆虐或是災禍橫行。
▲勝方可以拿敗方的粽子(圖/三立新聞網)
其實這項習俗最早在金門就有雛型出現。當時在金門古寧頭南山和北山兩村的居民,從清明節開始就會隔著一條港互相丟石頭攻擊對方,一直持續到端午節才會結束。過程中兩方人馬聲勢都很浩大,並且都戰到彼此頭破血流,受傷的人也不會急著擦藥,傷兵會先跑到海邊用海水清洗完傷口後,就又繼續上戰場,直到石戰結束,非常拼命。不過特別的地方在於,只要石戰一結束,兩方人馬就又馬上和好,好像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所以外村的人都覺得這兩村的習俗真的很不可思議。
▲金門(圖/資料照)
不過因為石戰這習俗過程實在太危險,有可能不小心就擦槍走火,造成失序場面或是造成的傷害太嚴重,所以在日治時期政府就禁止這項石戰習俗活動,導致石戰已經消失在現代社會之中。
讀者們對於石戰這習俗有什麼看法呢?小編自己認為不敢參加這種習俗,因為小編實在是很怕痛,怕被石頭砸到就當場痛到暈倒,不知道有沒有讀者會想試試看參加這種習俗呢?但是!小編建議讀者們若要恢復這樣的傳統,可以把石頭改成海綿球或是沒有殺傷力的物品,以免受傷。(黃唯碩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