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在台灣平均5個人就有1人曾經有過蕁麻疹的經驗,而一旦蕁麻疹發作癢起來真的很難受,甚至嚴重還必須在家休養。
門諾醫院皮膚科醫師蔡凱淇表示,除了食物或藥物引起的蕁麻疹,有些患者可能因為受日曬、冷熱或是摩擦等因素而造成,急性發作時,提醒民眾除了以塗抹藥膏止癢替代用手搔抓外,一定要按時服藥才能抑制身體的過敏反應。
▲圖/翻攝自門諾醫院官網
時序入冬,早晚溫差大,原本就有過敏體質的林小姐近來飽受蕁麻疹困擾,急性發作時擦了藥膏後雖暫時止癢,但總是反覆發生,醫師明明有開藥,林小姐卻擔心抗組織胺吃多了會影響身體,因此未按時服藥。
醫師表示,除非患者肝腎功能有問題,否則一般民眾常服用的抗組織胺是不會有副作用或產生抗藥性的,而急性蕁麻疹的患者應該要依照醫師診斷按時服藥,才能有效抑制體內過敏,否則反反覆覆發作,一旦超過6週成了慢性蕁麻疹,治療恐怕更費力。
蔡凱淇醫師表示,蕁麻疹主要特徵除了紅色浮起的腫塊,就是莫名的發癢,較常見好發部位在手、腳及背部,但也有人出現在眼皮或嘴唇及臉部。急性蕁麻疹通常跟食物或是藥物有關,少部分可能受到物理刺激如陽光、天氣冷熱或是皮膚受到壓迫而誘發。有人說蕁麻疹又叫做風疹塊是因為吹到風導致,其實不然,主要是因為蕁麻疹發作時像風一樣來無影去無蹤,一下子發起一下子又退去,所以才有風疹塊之稱。
▲圖/翻攝自門諾醫院官網
大多的急性蕁麻疹患者只要按時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及搭配止癢藥膏、冰敷等,2-3天就會改善,但為了避免蕁麻疹的反覆發作,建議民眾可透過生活中的經驗觀察,找出誘發蕁麻疹發作的因素,避免接觸或服用才能減低發生的機率。醫師表示,蕁麻疹不會遺傳,通常女性好發的機率比男性高,除了藥物、食物的刺激造成急性蕁麻疹發作,大部分慢性蕁麻疹患者通常跟體質有關,找不到明確的原因,但長期生活作息不規律、壓力大、睡不好等因素確實容易誘發慢性蕁麻疹的發作,建議民眾應保持良好作息,遵照醫生指示按時服藥才能有效控制與改善。
蔡凱淇醫師強調,有些民眾會透過抽血檢測過敏原,但這只能了解本身對那些食物過敏,並不代表誘發蕁麻疹的原因,建議有蕁麻疹病史的民眾,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用過熱的水洗澡外,清潔身體最好使用肥皂,不要使用過度刺激或是含香料的沐浴乳,穿著上選擇寬鬆柔軟的棉質衣料以及避免穿太過貼身的衣物,都是避免蕁麻疹上身的保健方式。
▲圖/翻攝自門諾醫院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