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將至,各界紛紛猜測中國會遇到怎樣的「灰犀牛」,也就是應該注意卻未防範的風險最後會釀成危機。分析指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明年的重點工作是經濟,而金融風險可能就是灰犀牛。
紐約時報中文網今天刊出旅美中國時事評論家鄧聿文的文章,他表示,2019年是中國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在內政外交上最艱辛的一年,2020年反而有可能顯得相對平靜,因為各方會按照已形成的大趨勢調整內外政策,博奕對抗的程度相對會有所緩和。
▲分析指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20年的重點工作是經濟,而金融風險可能就是灰犀牛。示意圖。(圖/翻攝自pixabay)
在中美關係方面,今年兩國在貿易、科技、人權、香港、新疆、台灣和南海等方面對抗,美國全面向中國發難的情況明年不會改善,但是美國國會議員將要選舉,可能沒空推出更多針對中國的法案,因此中美關係也不會顯著惡化。
他認為,2020年外部環境最有可能對中國產生戰略層面衝擊的是台灣。至於內部,習近平從上台至今的執政重點是透過反腐加強黨內政治建設,確立和鞏固自己的絕對領導地位;如今,權力已經穩固,經濟會是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
尤其,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第13個5年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收官之年,這牽涉到中共對民眾的承諾和統治的合法性,因此習近平必須把重點放在經濟上,「北京已充分認識到,經濟搞不好,是要出大問題的」。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則側重中國經濟方面灰犀牛的分析,認為中國的債務問題以及投資回報率不佳,有可能造成系統性的風險。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茉楠曾撰文表示,中國投資的迅速成長主要來自銀行信貸,「投資—債務—信貸」正在形成一個相互加強的風險循環。如果產能不佳,就會引起金融和壞帳風險。
2016年中國在建工程規模達人民幣175兆元,是當年GDP的2.3倍;而2002年這個數字只有1.1倍。規模龐大的投資背後是規模龐大的債務,如果投資的產出不利,造成債務違約,傳導至銀行體系,就會造成整個經濟的系統性風險。
報導引述惠譽信評公司的數據,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債務違約數量大增,前11個月,民營企業發生人民幣債務支付違約達4.9%,高於遭遇P2P網路借貸平台頻出問題的2018年。惠譽估計中國境內企業債務規模達到19兆元。
今年以來,包商銀行因為嚴重信用風險被中國央行及銀保監會聯合接管,錦州銀行不良貸款餘額近300億元,河南的伊川農商行和遼寧省營口沿海銀行都遭遇擠兌。這些中小銀行危機的背後,就反映違約率上升問題。
不過,BBC中文網報導表示,儘管每到歲末年終,很多西方經濟學家都會發出唱衰之聲,但每次卻不得不承認,低估了中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手段和調控能力。然而這並不妨礙他們在下一年繼續唱衰,因為中國經濟的隱疾並未消除,甚至有所加重,只是遲遲未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