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著名畫家袁旃應法國龐畢度文化中心邀請,至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舉行個展,為首位在此辦個展台灣藝術家。昨晚開幕,龐畢度中心主席拉斯維涅等藝文界重要人士皆到場致意。
▲國立現代美術館館長布里斯坦(右1)、副館長暨資深策展人戴維(右2)、駐法代表吳志中(中)、龐畢度中心主席拉斯維涅(左2)與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主任連俐俐(左1)皆到場致意。(圖/中央社)
透過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的協助,袁旃受邀自2月5日至4月27日,於龐畢度5樓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MNAM)典藏區舉行個展,為台灣第一人,意義非凡。
個展雖只有10幅作品,但具體呈現袁旃將傳統工藝如彩陶或絲織品的色彩融入當代藝術美學思維,嬉遊於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的歡愉。
昨晚展覽開幕,除駐法代表吳志中、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主任連俐俐外,拉斯維涅(Serge Lasvignes)、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館長布里斯坦(Bernard Blistene)、副館長暨資深策展人戴維(Catherine David)、巴黎賽爾季國立高等藝術學院院長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及巴黎賽努奇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李法佛(Eric Lefebvre)等人皆到場致意。
▲台灣著名畫家袁旃個展5日於龐畢度中心開展。台灣關渡美術館館長黃建宏(左1)為駐法代表吳志中(左2)、文化獎章得主夏侯巖(右2)與巴文中心主任連俐俐(右1)解說畫作。(圖/中央社)
布里斯坦在致詞時,首先感謝駐法代表處與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的協助,接著向袁旃的作品致上高度的評價。他說,在解析袁旃畫面意象的同時,能發現其敘事的複雜性與豐富性,超越偏見,甚至刻板印象。
策展人戴維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指出,不願將袁旃的畫作單純歸類在水墨畫,因其作品的複雜與細膩程度,已超越了「水墨」這個媒介的定義。
戴維表示,袁旃作品的特點之一,在於「文化敘事」,「作品中沒有懷舊、沒有強調的中國傳統文化,取而代之的是對於各種可能性的歡慶,而每個人,都能從袁旃的畫作中得到不同的滿足」。
戴維特別讚揚袁旃作品中對空間,甚至敘事的建構,以及同時具有30年代感和流行文化活力色彩的能力。
戴維表示:「最棒的是,袁旃的作品總是邀請所有人的各自詮釋,觀者不必對藝術文物有所認識,一樣也能在畫作中找到有趣的元素;換句話說,跨文化就是她的特色。」
▲袁旃為首位受邀在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舉行個展的台灣藝術家。(圖/中央社)
台灣關渡美術館館長黃建宏表示,袁旃的畫作中並不會強調主體,而是畫家在面對不同脈絡、經驗、素材時,該如何調節,並把這些拉到她生命之中;若觀者太過專注單一藝術脈絡,可能會較難理解袁旃的價值,「在建構主體性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開放度以及調節的能力,這恰巧是台灣所需要的」。
黃建宏特別提及袁旃畫作中女性獨有的複雜層次與高度,因此在面對許多傳統框架時,袁旃很少選擇直接對立或批判;相反地,她會智慧地挪用並使其流動,「這也是我們現今的課題,面對諸多大框架,如何將之轉化到生活中」。
袁旃在台灣研習水墨丹青之後又負笈比利時,之後帶著考古暨美術史的專業,浸淫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水墨書畫30餘年,這些背景造就了她獨樹一格的創作技法。
龐畢度中心7日下午將為這次展覽規劃座談會,邀請到李法佛、美國布朗德斯大學(Brandeis)教授阮園以及黃建宏,以英文進行和個展相關話題的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