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機事件避免重蹈覆轍 兩岸宜先建立名單共識

首批台灣民眾包機返台後引發爭議,面對武漢疫情不明朗下的恐慌心理,避免落入「人情包機」覆轍,兩岸首先應建立起包機的「名單共識」。

▲接回武漢台商的包機3日午夜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飛機不走空橋直接進入維修棚,醫護人員上機進行諮詢檢疫後安置隔離。(圖/中央社)

理解首批武漢返台包機出現「誰先回、誰晚回」爭議,首先要進入疫區情境。試設想,整個武漢封城對外聯絡交通中斷,加上確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持續增加,遭管制在武漢市或湖北其他縣市的台灣民眾,成天追著疫情進度、絕對會加劇內心恐慌。

恐慌就想逃、想求助,人之常情。從滯留武漢的台灣民眾類別看,經年常駐工作者在當地有房子有家人、恐慌度會較低;最緊張的是因春節旅遊探親、短期出差與台灣學生等臨時因素遭滯留,以及罹患慢性病藥品不夠的台灣民眾。

這部分急迫性高的民眾,因為與當地台商協會或台辦甚少聯繫,第一時間選擇是打海峽交流基金會求助專線。海基會在2月3日前已從求助專線掌握,並造冊建立了400多名具緊急性的台灣民眾名單;大陸委員會主委陳明通昨天透露,曾協助轉送血友病藥品給在武漢台灣患者,即是一例。

至於直接負責包機返台事宜的湖北省或武漢市台辦,當然也有一份返台需求名單,即湖北省台辦副主任邢軍志昨天所言,目前在湖北的台灣民眾「約有900人提出協助返台請求」。此人數比海基會求助專線掌握的、多了近一倍。

一架次包機僅能搭載250名左右乘客,3日的首趟包機引發爭議,即在「誰能先上機?」平心而論,這也是武漢當地台辦與台協為難之處,面對人數頗多、又是熟面孔的台商台幹台人動用關係說項,很容易陷入「人情包機」的兩難局面。

解決爭議最簡便方式,是兩岸先建立「名單共識」,標準就以放諸四海都無爭議的罹患疾病、老弱婦孺為優先,即以剩下的特殊用藥、慢性病患者、小孩及老人等200多名抵抗力較弱者為優先考量。

原因在於,湖北省或武漢市台辦的人力原本就吃緊,還要派人派車出門,照顧散居市內各處遭滯留的台灣民眾,徒然浪費寶貴防疫人力,也增添台辦人員與台灣民眾的受感染風險。

此外,建立有默契的名單共識也可減少「意外」,不至於背上外傳「臨時硬塞人」或「故意放感染武漢肺炎者」上機等「黑鍋」。要辯證看問題,此即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所言:「為台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中央社
#滯武漢民眾搭類包機返台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