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NCP,2019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全球不斷傳出確診案例,台灣目前有18人確診,但好消息是,自中國返台的第一例確診女台商日前已痊癒,振奮防疫人員士氣,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譚媛云在臉書粉專「耳鼻喉頭頸外科·譚媛云醫師」撰寫文章《抗疫惟心疫》,她提醒,除了避免散播病毒,也應該避免散播恐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召開記者會向國人說明疫情進度
以下為譚媛云醫師《抗疫惟心疫》臉書全文:(文章由醫師授權使用)
抗疫惟心疫
除了避免散播病毒,也應該避免散播恐慌。
第一次聽到這病毒性肺炎是元旦隔天,我們國家對醫界發布警示。1/15正式列其第五類法定傳染病。
接二連三的瞬息萬變資訊,全世界專家對於病毒種類,疾病表徵,流病狀態的揭露,可預測季節性流行是必然結果,病毒要繼續生存繁殖會找到與世界和平共處的模式。
的確,過完年的那幾天病毒繁殖的狀況讓全球陷入恐慌,連醫護人員如驚弓之鳥,更何況一般民眾。過年後每個診都一堆發燒,咳嗽,旅遊回來的,我們第一線做的就是即時接受正確疫情資訊,詳細詢問,耐心衛教。疾管署也在這個月頻繁地向醫界發布宣導提醒。(以前一個月發函三次,現在三天一次)
這病毒潛伏長,且發病前就有感染力,可無症狀感染,可飛沫,糞口,體液感染,幾乎完美具備在宿主上繁殖散播的條件,所以各國的對策都是減少群聚接觸,高感染機率族群則嚴格執行居家隔離,病毒很會飄,宿主就別亂動。
在大數據時代下,這是第一次全世界不斷的關注某一疾病的發生率,重症率,死亡率的呈現,對非專業人士來說,每一個案都是驚悚的新聞,但其實對公衛專家來說都在可接受範圍內。台灣人很幸運,即時的防疫措施爭取了很多時間,可以觀察其他地區爆發的狀況,家戶社區群聚現象,運輸工具感染情形,國際治療經驗分享交流。雖然台灣不在WHO裡面,但疾管署防疫仍是先驅風範的嚴謹,國際醫學資訊交流不受限於政治。
日前武漢前線醫師在JAMA發表的文章,對於武漢感染群眾的疾病表現有較合理的數據量分析,但也只是第一批,環境氣候在時間地域性的差異,人類防疫的措施以及病毒突變的特性,都會互相影響,為了生存,我們和病毒都會互相適應,未來的報告死亡率和重症率預計不會那麼高。
▲麗星郵輪「寶瓶星號」返抵基隆港,疾管署長陳時中親自坐鎮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防疫無漏洞。(圖/記者邱榮吉攝)
武漢是了減少散播病毒而封城,其他城市是為了保護人民和醫療資源而封城,邏輯不同,數據也不同。會大幅影響的是民生經濟政治,這個太複雜,實在難預估,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防疫那麼縝密的原因,在旅遊史,接觸史,群聚史還很明顯的時候,投入人力物力資源防堵是很重要的,不僅為了疾病也是降低後續整個國家的附帶損傷。
針對這個疾病從流病學角度台灣人真的無須過多恐慌,看看非湖北的中國數據,若不相信中國,那看看非中國的數據,重症率和死亡率真的很低,若不相信這些數據,那就仔細觀察台灣目前第1例到第18例個案,從症狀表現,零重症,武漢旅遊史,到中港澳旅遊史,家戶感染,無症狀感染患者,我真的覺得........
台灣人醫療水準真的高,從即時變更的防疫措施,緊迫盯人執行到居家隔離檢疫到自主健康管理,俯拾即是的醫療資源,感冒症狀幾個小時即可就醫。醫學中心普及率好比百貨公司,診所普及率好比便利商店。
台灣人就是很懂,基本衛生習慣不錯,看病戴口罩是從2003SARS開始,公共場所原本就很多消毒酒精乾洗手,餐飲服務業者也常戴口罩,講話不太口沫橫飛或隨地吐痰。
台灣人的命就是硬,第1例燒9天,還可以撐回國,高雄個案趴趴走,金巴黎小姐懂通報之外還沒被感染沒發病,從武漢撤僑247人只有一個感染,遠低於其他國家。(印度人更厲害就是了,撤僑班機零感染)
無論是台灣人體質問題還是氣候濕度問題,這病毒目前在台灣戰力稍弱。
日前國際預期,除了中國,跟武漢接觸最頻繁的日本台灣會是下一波,但目前台灣在社區感染撐住了,還要繼續觀察鑽石公主號郵輪的群聚感染,還有新加坡的社區感染。而在昨天,台灣的無症狀感染者被正式發現了,接觸史和旅遊史會越來越沒有參考價值,目前防疫不可能終止這病毒的繁衍,但可以爭取些時間讓人類應變,漸少醫療資源的消耗。因為,除了病毒性肺炎,還有更多種死法。
今日撰寫至此,中國已經把四大直轄北上廣圳封閉式管理,傷的是經濟,保的是健康。上週過完年後的門診遇到幾個即將到中國上班的台幹,我說應該會全部封城管理,可以不用煩惱開工問題了,真的是一人吃蝙蝠,全中國坐月子。(其實應該要有中間宿主才合理。)
其實影響全球最大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過多的恐慌,民生經濟甚至政治這陣子都有全方面的影響。人人都想當防疫專家,但大部分只是囤貨專家;人人都想當資訊專家,但大部分只是姆指轉傳專家。
防疫感染控制是以風險評估,像買保險一樣,評估自己健康狀況,接觸陌生人飛沫機率去使用口罩,在適當時機好好的洗手。我從執業以來每天看一堆咳嗽患者,不會看一個換一個口罩,但是會看一個洗一次手。一般民眾建議吃飯前,如廁後,摸口眼鼻前,進入醫療場所前後,回家後一定要洗手。
如果你還是很恐慌,請不要散播你的恐慌,或讓你恐慌的訊息,請諮詢專家解決你的恐慌,或是每次洗手20秒洗掉你的恐慌。
如果你還是很恐慌,最近趁晴天去爬爬山曬曬太陽,那裡鮮少冠狀病毒。
亂世終會結束,期待谷底反彈,中國將以更好的衛生習慣環境呈現更好的旅遊經商交流地區。也期待台灣的衛生習慣環境又大幅提升,希望因此流感盛行率變低,疫苗注射率更高,勤洗手讓腸病毒難爆發,開放式餐飲業更乾淨。
病毒在台灣一定會找到生存之道,即使衝破防疫系統,但我們還有自己的免疫系統,以及未來的疫苗開發。也衷心希望台灣人硬底子,就像吃夜市不烙賽一樣可以撐過未來的社區感染,輕症多重症少。
越暖會越好,櫻花雨可期,桐花雪可待,腸病毒還是會接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