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先前熱播的清宮劇,從《甄嬛傳》、《延禧攻略》到《如懿傳》,除了讓觀眾融入後宮的鬥爭劇碼外,也熟悉後宮繽妃的服飾,其中,她們脖子上都會佩戴著一條白絹,也引發大家的好奇。
▲《甄嬛傳》中的妃子脖子上會佩戴白絹。(圖/翻攝微博)
其實,清朝後宮妃子佩戴的白絹,它在後宮有著更為高雅的稱呼「龍華」。從《甄嬛傳》中可以看到,皇后所佩戴的龍華比其他妃子都更加精細複雜,由此,龍華的作用也就呼之欲出,這其實是用來彰顯妃子地位的一樣重要物件。
《北史·隋房陵王勇傳》就有記載:「前簿王世積 ,得婦女領巾,狀似矟幡,當時徧示百官,欲以為戒。今我兒乃自為之。領巾為矟幡,此是服妖。」到了清朝,滿族婦女領巾是習慣性裝飾品,「以白絹為之,寬為數寸,長達數尺,使用時圍繫於頸項,挽結下垂。」
「龍華」,而且其大小規格與形狀花紋,都與大臣們的腰帶一樣有著極為嚴格的區分,最為普通的宮女只能夠佩戴一條最為普通的白絹,不僅寬度與長度的數植最小,而且上面也不能夠有任何的花紋圖案,就只是一條普通的白絹。等到宮女成為妃子之後,寬度相應地增寬,長度也變得更長,同時也已經可以紋一些花花草草的圖案,等級越高所能夠紋的數量也就越多。
▲《甄嬛傳》中的華妃的佩戴的白絹可繡上圖案。(圖/翻攝自微博)
當然,皇后的「龍華」往往最為精美,甚至看上去還給人有威儀之感,所以普通的宮女也就可以憑藉這個來分辨她人的身份。而「龍華」最為重要的,還是可以方便皇帝,因為皇帝的後宮佳麗太多,皇帝不可能認識所有的繽妃,如果他在宮中碰到某位妃嬪卻不認識或者忘記她的名字,豈不是太尷尬?這時龍華這時就起了類似於身份證明的作用,可以讓皇帝幫助妃子脖子上的龍華確認妃子的身份和她們的職務,從而判斷自己是否和這些人深交。
不僅僅是宮女,其實滿族婦女都有圍繞圍巾的習慣。這是因為滿族人原本是遊牧民族,來自東北的大草原,天氣太過於寒冷,為了防止衣服裡面灌進冷風,所以圍著毛領,但是滿族入關,發現到了夏季,天氣較北方熱,所以就想到用一條比較輕薄的白布作為假領來包住自己的脖子,最終發展成了後來的「龍華」。
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她的脖子上依然掛著華麗的領巾。後來民國改良旗袍,不少人依然帶著圍脖,這正是因為旗袍是由清朝廷的宮裝改良而來,所以龍華也就自然而然的被繼承,不過話說回來,民國旗袍配上圍巾,是有著一定的美觀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