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綜合報導
台商在印尼爪哇島上建立起了養蝦王國,但在印尼的養蝦勢力,原本是日本獨大,但是卻無法持續版圖,台商趁勢崛起靠的就是「心」。在爪哇耕耘的台商深入當地環境,帶人也帶心,也因此穩固勢力,一起來看看這群台商的故事。
超大隻斑節蝦放在眼前,鏡頭上的女孩笑容背後,倒是有個小辛酸的故事,左邊女孩的華人臉孔,看得出來跟右邊印尼女娃長得不太一樣,原來她父親是新加坡人,只是回新加坡就沒回來,這是這座爪哇島上Pati小漁港的美麗與哀愁。
Pati小漁港每到中午過後,一艘艘漁船進港,小船上載滿的漁獲,漁民搬下一桶一桶寶貝,最寶貴就是滿滿的蝦。海撈的蝦秤斤論兩,體型較大的超過15公分被挑出來賣更好價錢,小漁港漁民靠捕魚捕蝦,每天最高賺百萬印尼盾,2500台幣可是高收入,走進家中有電燈、電視,這是最平民的高檔享受。當地居民表示好的時候大約一天可以賺一條錢,就大約一百萬印尼盾,差的時候大概50萬元。
台商大成長城集團在印尼最資深協理吳文源,新加坡小女孩故事也是他透露的;逛這座漁港像是逛自家,可見印尼是他第二個家。跟居民用印尼話對談無礙的吳文源海大水產畢業,挑蝦選蝦本來就是專業,派駐印尼20年打根基,最初可是用賠本買經歷,吳文源說:「剛開始公司獲利還是非常差,甚至於說有的都沒辦法做了,後來就是剛好97年經濟風暴,導致印尼幣貶值,整個外銷變成對出口有利,整個獲利才改變。」
印尼盾大貶出口大勝,讓人驚覺印尼外銷潛力,2014年大成買下日本經營不善的蝦廠,接手一年立刻轉虧為盈,更致勝的關鍵,就是這群深耕的台幹。大成董事長說道:「我們在海外的員工有的只來兩三年,他們能夠跟員工侃侃而談讓我非常驚訝,當然最新鮮的事情,就是昨(7)日晚上的員工聚餐同樂,這很重要的就是我們這邊主管講的,跟員工打成一片是公司最重要的目標。」
拿出猛K印尼話的課本,38歲方劍雄是蝦廠廠長,跟所有派來的員工一樣都說一口流利的印尼話,方廠長受訪時說道:「我光來這邊陸陸續續,就不知是中文的就有三本。」
能和當地蝦大王對談如流,語言是台幹拚贏日本的關鍵,不會當地語言就會牽制反撲,日本廠在印尼摔跤的案例,其實也是所有台商的警惕,台幹謹記管理要帶人也帶心。
蝦王老想跟大成借錢,但他深知有去無回,雖然不借也不得罪,看他這一身汗操,果然出身職業軍人,派駐印尼之前他在馬祖排過地雷,在孟加拉跟過老闆,甚至開過台北捷運。
被問及是否眷戀過去穩定的工作時,方廠長說道:「老實說不眷戀是騙人的,只是就當下那個階段,我現在也沒多好啦,只是想是說換一個階段,再試看看能不能再更好。」
開捷運收入雖然穩定,但為了超過百萬年薪,為了自己不安平凡的心,放下老婆和不到一歲女兒在印尼的孤島上打拚,曾經吃壞胃腸大出血昏迷住院一周 ,緊急輸血,還得獨自轉三趟才飛回台北,方廠長心有餘悸地說道:「你等於失血都不能動,你就會很怕說掛在外地,那該哭的都哭了,最主要是小孩子以後相處的機會都沒了,這樣到底值不值得,但是後來還是繼續待在這。」
最後還是留了下來,因為百萬年薪背後還想搭上印尼崛起,為孩子未來世界提前卡位,或許人人都有一段故事,得失之間各有一把尺。
宋廠長:「媽媽那個你們吃飽了沒,那個如果台灣天氣冷的話,你們要多穿點。」另一間蝦廠廠長宋廷緯,本身就是學管理,派駐東南亞多年,三字頭的年輕人已經是東南亞語達人。
台青出走在印尼深耕,台日共同面臨的人力斷層,反而是他們力爭上游,敬自己未來的水到渠成。(整理:實習編輯許禮鵬)
《消失的國界》節目播出時間
首播:三立新聞台(六)23:00
重播:三立新聞台(日)10:00、(隔週日)03:00
完整的內容,請鎖定三立新聞台《消失的國界》。加入【消失的國界】粉絲團,一起探索全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11334752206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