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桃園昨晚傳出一對居家檢疫情侶陳屍住處的命案,警方採證發現購買木炭的單據,初步排除外力介入,引起各界高度關注。對此,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提出4點建議,強調除了抵抗病毒傳播,國民心理健康的防護,絕對是另一大重點。
▲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圖/翻攝自陳柏惟臉書)
陳柏惟今天在臉書表示,根據國際期刊論文,在隔離期間,壓力來自於長時間與社會隔離、害怕自己感染、無事可做的無聊、物資供應不足、資訊不夠清楚,這些都可能讓心理壓力甚至精神症狀惡化。就算是隔離結束後,隨之而來的還有經濟壓力,還有社會的「污名化」,例如醫護、空服、清潔相關的家人被排斥。
陳柏惟指出,在衛福陳時中領導之下,台灣應對隔離的措施做得實在不錯,例如我們快速採取了明確的14天隔離期,避免無限制封城的恐慌;政府在新聞與社交平台上給予清楚資訊;各地方也紛紛推出防疫包;而陳部長天天開記者會,強調的「自律」大於強迫等溫情攻勢,其實也給社會不少信心,讓國民能配合防疫。
不過,陳柏惟也提出4點建議,包括在疫情平台上,提供心理衛教資訊;對已罹患精神疾病患者的就醫問題,暫時開放「遠距治療」;針對被隔離者,提供心理諮詢專線服務;進行思考心理健康應用程式(Apps)的認證與推廣。
陳柏惟強調,一時的隔離,是為了維繫台灣的安全,保護大家能過正常的生活。不論是上課、出遊、逛夜市,這些各位覺得還是理所當然的活動,許多的國家已經被嚴格管制,我們都不想走到那步,就請大家一起來,配合政策,保持警戒,維持距離,我們一起做好防疫。
▲陳柏惟提出4點建議,照顧國民心理健康。(圖/翻攝自陳柏惟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