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毒性增強?李蘭娟團隊:發現新冠病毒19個致病新突變

大陸中心/陳弋報導

4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團隊在預印本平台medRxiv上發表未經同行審議的新論文。該篇論文指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出現19處「影響致病性的突變」,不同變異毒株在病毒量方面的差異可達270倍,且病毒可以在糞便中複製,藥物和疫苗研發工作有必要把這些突變納入考慮。

▲李蘭娟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出現19處「影響致病性的突變」,不同變異毒株在病毒量方面的差異可達270倍。(圖/翻攝自科學網

根據中國《科學網》的報導,2020年1月22日到2月4日之間,研究人員從浙江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11名感染患者身上分離出病毒。這些患者年齡從4個月大到71歲不等,其中10人有武漢旅遊史。科學家對這11份病人來源的病毒分離株進行超深度測序,並且和1111個基因組序列進行比較,發現從11位患者分離出的病毒共出現33處突變,其中19處是首次發現的新突變。

李蘭娟團隊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出現較多的變異,相當一部分是與「適應性」有關的突變。為了客觀評估這些突變對病毒致病性的影響,研究人員開展體外感染試驗,用11個病人來源的病毒分別感染Vero-E6細胞,每隔一段時間採集細胞並檢測細胞的病毒量。

實驗顯示,這些細胞的病毒量在前4個小時內都保持平穩,複製很少發生;8小時後,6號、7號、9號、10號、11號病人來源的病毒量顯著上升;24小時後,除了2號、7號以外,所有病毒量都顯著上升,而10號和11號的上升速度比其他都要快很多。複製能力最強的10號和複製能力最弱的2號相比,24小時內的病毒量相差近270倍。研究人員經由48小時和72小時的檢測發現,病毒量越高,細胞的病變效應和死亡率也隨之上升。

此外,與近期報導的「糞便沒有分離出活病毒」相反,這項研究中的3份病毒分離株就是來自病人的糞便樣本,表明新型冠狀病毒的確有在糞便中複製的能力。研究團隊最後呼籲,藥物和疫苗的研發須考慮這些累積突變的影響,以避免潛在的陷阱。

看更多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武漢肺炎,肥皂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避免食用生肉及生蛋、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禽畜類動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薄瓜瓜成台灣女婿 新竹南園客棧宴客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