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張雅筑報導
家中有嬰幼童的民眾真的要特別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因為一個不注意很可能隨手把拿到的東西就往嘴裡塞,過去就曾發生過幾例誤食中毒、噎到的危險情況。近日在苗栗,也發生一起類似事件,但這名1歲大的男童是因咳嗽不停,到大醫院照X光才發現異狀,而且相當嚇人,因為體內卡的竟是一根釘書針。所幸經醫師診斷、治療後,男童順利排出異物,黴漿菌感染引起的不適也獲得改善。
▲1歲男童咳嗽多天,到大醫院照X光,意外發現在上腹部有訂書針。(圖/為恭醫院提供)
苗栗一名1歲大的男童嚴重咳嗽多天,家人帶他到診所就醫吃藥,歷經5天仍遲遲無法改善,後來家人趕緊帶著男童到為恭醫院急診室求救,豈料醫師一照胸部X光後,竟意外發現男童的上腹部有像是訂書針的影像,連忙抽血做黴漿菌抗體檢查,最後結果確定為為陽性,醫師確診為黴漿菌感染合併誤食異物。雖訂書針尖銳危險,但經外科醫師評估後,決定暫不開刀,先以腸胃藥使腸道蠕動順暢方式來讓男童自然排出訂書針,同時提醒家屬觀察男童的狀況,看看有無出現肚子痛哭閙丶肚子變硬或壓痛等,若有可能是腸道受傷、穿孔的情形,就要馬上就醫。
所幸經過5天的排便、觀察,男童再回醫院照X光檢查,確定沒有釘書針的影像,代表已順利排出。至於黴漿菌感染的部分,醫師以黴漿菌特效藥「紅黴素類抗生素」治療,經過幾日後明顯獲得改善。小男童不再咳個不停,得以繼續活蹦亂跳讓家人們相當開心、放心,也表示會注意孩子的舉動,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
對此,為恭紀念醫院小兒科李浩遠主任表示,通常3歲以下的嬰幼兒探索這世界、環境的方式就是將拿到的東西往嘴裡塞,若是比較小的東西很可能不慎吞下去,包括釘書針丶銅板、磁鐵丶小電池、鈕扣、彈珠、小石頭丶指甲丶螺絲釘和別針等,李浩遠強調,上述這幾項都是嬰幼兒吞入後容易造成危險的物品,提醒家屬應收好,並監看好孩子避免意外發生。
吞食異物所造成的傷害分成三種,李浩遠解釋道,第一種為「穿刺傷害」,像是釘書針丶魚刺、別針等;第二種是「呼吸道及消化道阻塞」,例如誤吞錢幣、果核等;最後一種為「腐蝕性傷害」,若是不慎誤吞電池、強酸、強鹼等物。尖銳或腐蝕物容易引起消化道灼傷,李浩遠說,一旦確認小朋友是誤食這類東西,醫師們就會儘快安排內視鏡取出異物,讓傷害降到最低。
▲為恭紀念醫院小兒科李浩遠主任呼籲,家屬應注意3歲以下嬰幼兒活動範圍的安全,避免危險異物造成小朋友誤食。(圖/為恭醫院提供)
至於鈍狀異物,李浩遠說,如果誤吞的物品長度不大於3公分、寬度不大於2公分,那就會像男童處裡的方式一樣,先不開刀取出,先讓它透過腸胃蠕動排出。不過要提醒的是,圓形鈍狀或無腐蝕性異物若在食道中沒辦法順利往下,一定要趕快就醫,並在24小時內取出,否則恐會造成食道傷害,而異物進入腸胃中後,可以觀察一段時間,每週以X光來追蹤、檢查異物的情況,最長觀察4週,但李浩遠表示,一星期後異物仍留在胃中,那排出胃的機會就很低,大多需以胃鏡取出,若停留在小腸或大腸某定點超過一週仍沒移動,不排除是腸胃道先天畸形阻礙了異物的排出,這就得手術處理。
不過並非每個圓形鈍狀或無腐蝕性異物案例都適合靠自己的消化系統排出,李浩遠強調,若有出現不適症狀,包括嚴重嘔吐、發燒或腹痛等腹膜炎情形,那就必須緊急開刀處理。最後李浩遠也呼籲民眾、家屬,若家中有3歲以下的嬰幼兒,務必將他們活動範圍內收拾乾淨,避免可能吞食的異物,同時出現咳嗽或是不適的情形,長時間未改善、反而更嚴重,建議應趕快到大醫院做詳細的檢查,以把握黃金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