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實習編輯潘卉秋報導
「小時侯被打」幾乎已經成為大部分台灣人的童年記憶,只是程度不同罷了,可能有些人幸運地沒有在打罵教育下長大,但也有人即使到了大學仍被拳打腳踢,究竟小孩要怎麼教一直是所有家長的課題。一名台灣媽媽在臉書上分享自身童年被打的經驗,相較於她現在對孩子的自由管教模式簡直天壤之別,她強調「打小孩不等於教小孩」。
▲教育方式很多種,若選擇呼巴掌對於年幼的孩童心靈可能造成無法抹滅的傷痛。(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這位台灣媽媽移居美國德州,創了粉絲專頁「德州媽媽沒有崩潰」分享育兒日常,即使每天都有許多「教養魔人」看不慣她的教育方式前來「批評指教」,她依然故我地把這些留言當笑話在看,對她來說每個人的教育方式都不同,更將教養孩子比喻成考試,「我們大家拿到的考題都不一樣,抄我的小心被當」。
▲「德州媽媽」的孩子們拿著蠟筆在家裡到處畫,沙發椅也不放過。(圖/「德州媽媽沒有崩潰」提供)
「德州媽媽」育有一子一女,對兩兄妹的教育屬於自由放任模式,雖然時常崩潰但她仍堅持讓孩子過快樂的生活,沒有過多限制,即使孩子們把房子的樓梯架拆了、把廚房搞到水花噴飛、用蠟筆畫在最心愛的椅子或是沙發上,她也沒有打罵。她想起小時候被父親賞巴掌的沉痛記憶,「我從七歲第一次被呼巴掌當下就強烈的感到自己不被當成一個人來對待,我恨痛了被當成一個粗糙的物件隨意摔打,以為這樣就能成長和堅強。」她強調,不管打或罵「只要一讓小孩感受到侮辱就毫無教育意義」,給予大眾的教養建議即是「公平對待與理性管教」。
粉絲專頁去年4月創立至今一年多,已經有超過10萬人追蹤,許多粉絲也表示「我被打到大二,而且還是用拳頭揍跟用腳踹,只因為考試沒有all pass。我到現在都無法原諒,也無法放下,所以我堅決反對打小孩。」、「看到妳寫到呼巴掌就憶起我國小時被女班導師反手拍呼巴掌(用骨頭打好痛),真的只記得受辱、恨她而已,根本不記得當初發生什麼事了」、「打小孩不等於教小孩 說得太好」。
★ 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