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私處癢、胃痛、發燒、黃疸、肝炎…竟都是「梅毒」在搞鬼!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醫學的進步讓醫師能在多數情況下對症下藥,治癒病患,但某些病原體天性飄忽刁鑽,能夠在全身到處「放火」,引發千變萬化的症狀,醫師在第一時間難免被搞得一頭霧水。皮膚科醫師蔡逸姍上節目分享一個特殊案例,原來在病患身上出現的胃痛、發燒、黃疸、肝炎、私處感染,禍首是同一隻細菌!

▲蔡逸姍醫師說明一個梅毒感染的案例。(圖/截圖自醫師好辣官方頻道

蔡逸姍在節目《醫師好辣》上分享一個在論文上看到的特殊案例,一位40多歲的女性,身體一向健康,沒有任何慢性疾病,也無B肝、C肝,平時不菸不酒。但她有一陣子胃痛長達2個禮拜,到腸胃科檢查,沒發現幽門桿菌或胃潰瘍,僅有輕微發炎的狀況,最後領藥回家吃。

沒想到病患吃完藥還是覺得不對勁,甚至開始發燒,因此她又求助感染科,醫師見她發燒,白血球數目增高,認為有發生感染,開了一般的抗生素給她吃。但她吃了抗生素還是不對勁,臉部開始發黃,有黃疸的現象,於是到肝膽腸胃科求診。抽血發現,沒有B肝或C肝的她肝指數竟飆到300、400,罹患了急性的膽汁鬱積型肝炎。一連串症狀看似來得不明不白,讓醫師摸不著頭緒。

故事說到這裡還沒結束,接下來該名病患覺得私密處也怪怪的,不但搔癢難耐還有灼熱感。下一站她選擇到婦產科報到,醫師為她安排檢查,順便抽血作性病篩檢,這下子才真相大白!原來先前引發胃痛、肝指數過高、發燒、畏寒等症狀的元凶就是梅毒(第二期),後來醫師使用盤尼西林治療,她的症狀才一一解除。

蔡逸姍說,梅毒沒有明顯的症狀或特徵,也不易診斷或辨別,容易造成醫療者將它和其他疾病混淆,人們稱這類疾病為「偉大的模仿者」,比喻梅毒螺旋體彷彿會模仿各式各樣的疾病,它侵犯到哪,哪裡就出現症狀。疾管署表示,梅毒是一種全身性慢性傳染病,症狀很複雜,變異性很大,通常會在皮膚或黏膜破損處形成病灶,而且很快散播到全身,侵犯全身的器官及組織,病患也可能完全沒有臨床症狀。

早期梅毒指的是感染後2年內,傳染性較強,感染後在接觸處出現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傳染性極高,容易發生在男性陰莖任何部位,女性則是在陰道。如果沒有接受治療,經過數週後,硬性下疳也會自動癒合消失,但病情會越來越嚴重,出現全身性症狀,包括頭痛、倦怠、噁心、發燒、體重減輕,或有肌肉及關節疼痛的現象。

▲第二期梅毒常見的皮疹可能出現在身體不同部位,比較典型的就是在手掌、腳掌長出紅色或紅棕色的圓點狀皮疹,通常不會癢。梅毒皮疹和多種皮膚疾病外觀類似,容易導致誤診。(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接下來會出現皮疹,常是全身皮膚隆起紅豆般大小的疹子,全身性淋巴腺腫也是常見症狀之一,腫大的淋巴腺像橡皮一樣硬,沒有痛覺,常見於鼠蹊、頸部、枕部、腋部及上髁部的淋巴腫。接下來梅毒進入完全無臨床症狀的時期,可能幾個月甚至20年不等。此時病人雖無臨床症狀,但體內仍然有梅毒螺旋菌存在,對身體組織器官仍有破壞性。

當病程進展到晚期梅毒,通常是感染後3到7年,通常傳染性較弱,主要症狀為「梅毒腫」,容易發生於皮膚、上表皮組織以及骨骼肌肉組織。 

梅毒的傳染性途徑為性交及其他性行為的緊密接觸,或是傷口直接接觸皮膚或黏膜病灶的分泌物、體液及其他分泌物(如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等),以及血液傳染(輸血、共用針頭、針具等);另外還有母子垂直感染,懷孕初期未接受適當治療,會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造成新生兒感染先天性梅毒,嚴重甚至會導致死產或死亡。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立法院邀請考試院正副院長、委員進行詢答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