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主義受挫伊斯蘭化抬頭 凱末爾的土耳其不再

世界遺產聖索菲亞從博物館變清真寺,再掀土耳其世俗化與伊斯蘭化論戰。改變此一歷史建築的定位也許不是凱末爾主義的封棺釘,但土耳其註定不再是國父凱末爾的土耳其了。

▲土耳其國父凱末爾是鄂圖曼帝國西化派的傳承者,他將宗教視為改革障礙和西化絆腳石並且予以趕出公領域。(圖/翻攝自維基共享資源)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快刀斬亂麻,將聖索菲亞從博物館改回清真寺,24日開放進行86年來首場伊斯蘭聚禮,這項決定於過去2週來震撼國際。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Orhan Pamuk)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一些土耳其人認為自己歸屬世俗化穆斯林國家的「驕傲」遭到此一決定剝奪。

帕慕克說:「成千上萬像我一樣的世俗派土耳其人大聲疾呼地反對(聖索菲亞博物館改為清真寺),但他們的聲音沒被聽見。」

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urk)和追隨者是鄂圖曼帝國西化派的傳承者,將宗教視為改革障礙和西化絆腳石並且予以趕出公領域。自共和國成立伊始,這樣的激進世俗主義就成為主流意識形態。但是近100年後,共和國還是在「土耳其化的伊斯蘭」和「伊斯蘭化的土耳其」之間搖擺著。

執政黨正義發展黨(AKP)自2011年以來大舉強化伊斯蘭主義的主張,但是即便如此,分析認為,他們無法將凱末爾主義取而代之。

「凱末爾主義尚未消失,只是遭到削弱。」安卡拉的土耳其亞太研究中心(Turkish Center for Asia-Pacific Studies)主任喬拉克奧盧(Selcuk Colakoglu)說。

他告訴中央社記者:「凱末爾主義是一項現代化計畫,要整合進現代化世界並且開放經濟。大體上,世俗主義成為民主運作的必要基礎,這也是當前土耳其政府及執政的AKP一大挑戰。」土耳其政府意指當前由AKP和民族行動黨(MHP)所組的聯合政府。

共和國成立後,由激進世俗主義派統治的土耳其想要切斷與過去的關係、消除宗教餘緒、全面接受西化。將近100年後,人民卻轉向選擇伊斯蘭,而不是凱末爾。儘管凱末爾主義仍有信仰者,但是這套思想在土耳其已經不再是顯學。

「看看這些世俗派精英對國家幹了什麼?」政治分析家、國營安納杜魯新聞社(Anadolu Agency)外語新聞部總編輯奧茲圖克(Mehmet Ozturk)說:「德國、日本、土耳其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土耳其之外的兩國還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更遭到原子彈攻擊,但是3個國家當前國際地位分別在哪裡?」

他說:「我們沒有參加二戰,國家發展卻落在他們後面,為什麼?」

1960年次的奧茲圖克表示自己是一系列軍事政變的見證者,「他們(指世俗派精英)讓土耳其變成軍事政變的天堂」。他認為,時而發生的軍事政變干擾政治進程,使土耳其在國內和國際層面上雙雙受挫,導致國家發展停滯不前。

伊斯蘭主義政黨AKP自2002年以來統治了這個擁有逾9成穆斯林人口的國家,它提高宗教能見度,使得伊斯蘭認同在政治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從而挑戰了原本盛行於土耳其社會的世俗主義。

奧茲圖克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稱許艾爾段施政先求國家發展,一改過去在產業和金融上遭到世俗派精英全面壟斷的局面,並且發展出獨立自主的國家政策,不被歐洲和其他霸權國家「牽著鼻子走」。

艾爾段執政17年後,土耳其向伊斯蘭化靠攏。喬拉克奧盧說:「凱末爾主義的理念確實受挫,但是政府現在的作法無法取而代之。」

凱末爾於1934年將聖索菲亞從清真寺改為博物館是一種表態,是土耳其宗教和諧的具體象徵,向世界傳達當時的新共和國迎向世俗化、融入西方文明的決心,堪稱「成功公關案例的典範」。

儘管凱末爾主義可能不會因為艾爾段改變聖索菲亞定位的決定而壽終正寢,但土耳其已註定不再是凱末爾的土耳其了。

中央社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柯文哲羈押67日 陳佩琪臉書頻發文惹「串證」爭議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