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凱茹、徐士庭/台北報導
現在很多豆腐、豆漿都強調是非基改黃豆製成,但實際上台灣一年大約進口230萬噸的黃豆,其中9成都是提供飼料用,其餘1成才是豆類製品,實際追蹤發現,就算是高檔的豆腐,也不見得拿得出完整證明。
▲市面上許多店家都標榜非基改黃豆。
從水箱裡撈起,再放進盒子瀝乾水,百貨超市賣手工豆腐,特別強調原料。不只嘴巴說,抬頭看廣告裡的製作過程,上頭也印著黃豆來源是美國密蘇里州非基改有基黃豆,一塊最少60元,但一般早餐店20元豆漿,用什麼黃豆?向店家詢問豆漿原料,店家自己也不清楚。
到底兩種有什麼差別?黃色豆子雜糧行特別分成兩格,右邊是非基改黃豆,1斤賣30元,來自加拿大,另一邊是基改黃豆1斤25元。除了價格差別,仔細看,基改黃豆上頭大多有黑臍邊,而非基改則沒有。
▲乍看之下很難分辨基改、非基改。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明:「基改或非基改在營養成分上是沒有差別的,但對於有一些過敏體質的人,就要評估對這種食物的適應性。」
▲非基改黃豆外表呈現渾圓(左圖),帶有黑臍邊則是基改(右圖)。
專家說其實基改跟非基改黃豆,根本吃不出差別,但是7月後衛福部,將規定一律得標示清楚,但就怕做成成品後把關還是有漏洞。(整理:實習編輯潘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