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解放軍近來動作頻頻,日前更在總統蔡英文接見美國衛生部長艾薩時,派殲11、殲10軍機越海峽中線擾台。而共軍於台灣海峽一帶軍演之時,美國日前批准了被外界認為「給中國難堪的軍售訂單」,預計將在2026年交付給台灣66架F-16V戰機。針對這次軍售案,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解釋,美國對我軍售,在相當程度上變成了美國對台安全承諾象徵,不過他也強調,美國在同意軍售案的同時,「最基本使命在於支持美國本身的國家安全利益」。
▼▲美國預計將在2026年交給台灣66架F-16V戰機。(示意圖/翻攝自推特,記者邱榮吉攝影)
據《中華新聞網》採訪報導,張競提到,北京對於台北與華盛頓雙方至今仍維繫軍售關係表達極度不滿,此因當初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正常化談判過程中,北京提出「斷交、廢約、撤軍」三項條件;但是,在華盛頓突然宣布與我國斷交時,雙方在調整關係善後談判過程中,美國對我保持軍售關係,就成為雙方維繫交流往來重要依據。
張競指出,美國對我軍售,在相當程度上變成了美國對台安全承諾象徵,也成為台北與美國互動關係的溫度計,但也因此讓台灣社會對於美國對台軍售產生諸多誤解,甚至是完全不切實際的期待,他提到,有許多民眾認為,美國軍事工業集團能夠左右美國軍品對外出口,儘管國防產業商會確實會透過遊說過程,爭取輸出許可銷售特定對象,但若是認為軍火商能夠打通所有關節,其實是項普遍性的誤解。
張競解釋,軍售本身就是充滿政治性,絕對不能將其單純定位成軍事品項的交易行為,據美國本身法律規範,美國政府對外出售軍事物資、武器…等相關,甚或是提供相關測試驗證作業等勞務出口等,其最基本使命在於支持美國本身的國家安全利益,而此種國家安全利益確實也涵蓋支持美國軍事國防產業的國際市場,「在全球軍備市場體系實際運作下,千萬不要天真的以為手中有錢就是大爺」。
針對,台灣多年來對美軍購種類繁多,張競表示,有些確實是能夠依據國軍本身建軍規畫需求順利籌獲,但有些特定武器系統或是儎台在籌購過程當中,確實是經歷多項波折與艱苦歷程,最後才順利達成軍事採購作業,但國內許多政治評論者或是軍事觀察家,他們經常會「胡亂詮釋成台北與華盛頓間關係不理想,但其實真正內情往往超出各方想像」。
張競認為,若是檢討、回顧不同軍事品項採購過程,其實也無法完全認為是美國政府在政策層面上有所刁難。只是若遇有相關國防產業廠商生產線已有訂單,就算能夠獲得輸出許可,華盛頓軍售政策主管機關也願意放行,但就是無法安排進入生產規劃期程下達訂單,此時也就無法歸咎於美國政府政務主管高層。在此情況下,對於向台灣出售軍備支持力道不足,只能說確實是粥少僧多,無法順利找到供應商源所致。
張競說,對美軍購有時未必見得是會完全由台北所發起。此因有許多能夠臨時籌獲的軍備品項,都難以事先預期;特別是當許多美國現役武器系統或儎台,會隨美軍研發更新、換代的步調,突然成為過剩軍品而進入軍備市場對外出售,儘管此等軍備品項並非軍品,但其仍可服勤多年,就其實際作戰性能對比成本效益,再考量經過實際服勤、甚或是戰場驗證,以及最重要的是極為划算售價,通常就會成為國際軍備市場上炙手可熱項目;在此種狀況下,國軍確實是有可能經過審慎選擇,願意採購美軍除役轉售之軍備品項。
另外,張競認為,就美國對台軍售整體說來,因為整個程序必須經過公務體制審核,同時受到美國政府機構與國會監督,儘管就決策與過程透明度來說,因有軍事保密需求而未見得會全盤對外公開,但相對上因為有層層管制,弊端確實較少。而且,此種政府對政府間的採購作業,雙方都很審慎行事,諸多名嘴的捕風捉影實不可信;國人唯有正確認知軍售,方能穩定對美關係,絕對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