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oney錢
▲(圖/翻攝自Money錢)
日前一則新聞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位於台北市東區一間素食餐廳,菜色近30種、僅需花銅板價80元就能吃到飽,讓人直呼:「這才是庶民經濟,真是太佛心了!」近年來市井小民苦於物價飛漲,薪資卻停滯不前的窘況,勒緊褲帶過日子、貨比三家不吃虧已然成為許多月薪不多的小資族「不得不」選擇的生活方式……。確實,最初看到這則新聞時,小編也大感吃驚,雖說是無肉全素食,但是在台北市精華地段只要銅板價就能吃到飽,還是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無怪乎新聞一出,即受到廣大的討論及迴響。
根據人力銀行公布一項「跨世代壓力調查」結果指出,國內超過9成的受訪上班族對於目前的薪資感到不滿意,其中有將近4成左右的人就是所謂的「月光族」,每個月把錢花光、存不下半毛錢,甚至必須借款度日、在貧困中苦苦掙扎;另外6成每個月有剩餘存款的上班族,也頂多只能存下6千餘元左右。在今天不景氣的時代裡,想要讓自己的生活留有餘裕,最重要就是要懂得「存錢」,更要懂得「花錢」,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小花平台提醒你,觀念正確且要用對方法,就是不二法門!
理想vs.現實 統計:受薪族平均薪資與期望值落差大
說到一般上班族為錢所困的壓力來源,根據人力銀行所做「跨世代壓力調查」結果指出,不同年齡層的上班族對於薪資存在著「理想」與「現實」的期待值落差,其中又以6年級生的落差感最大,現實平均薪資3.6萬元,與理想待遇5.3萬元兩者之間差了近1.7萬元;至於目前已為職場中堅力量的8年級生的現實平均薪資2.7萬元,與理想待遇3.3萬元也存有6,000元左右的差距。
該項調查交叉比對同時也發現,造成上班族身心壓力的前5大主因分別為「薪水太低」、「存不到錢」、「找不到理想工作」、「物價太高」及「加薪幅度小」等;另一方面,再進一步分析不同年齡層上班族的職場壓力「也不盡相同」,像是6年級生最擔心「找不到理想工作」、7年級生最擔心「加薪幅度小」,還有8年級生最擔心「薪水太低」。
日本「金錢達人」:在存錢之前,應該要先花錢!
「經濟不景氣,人人都把錢藏進銀行,不投資、也不敢消費,這是不對的!」針對時下年輕人深陷「存不到錢」的經濟困境,被日本媒體稱為「金錢達人」的60歲老奶奶志水美津子提出個人另類思考:「在『存錢』之前,應該要先『花錢』!」她以60歲長者的立場分析,時下年輕人的存錢目的有些「不自然」,想要存錢養老,最後可能反而存不到錢。
「儲蓄要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準備,願意犧牲某些事物並有自覺是為了獲得比該事物更有吸引力的回報而存錢,這才叫做儲蓄。」舉例來說,對於20、30歲的年輕人來說,其所設定的儲蓄目標應該類似於想要買車或是出國旅行等短期目標,一旦一次次親身感受到實現目標的喜悅之情,也會慢慢成為一個善於儲蓄的人,「等到真正體會到存錢的『樂趣』後,到了50之歲再開始展開個人的儲蓄計畫也不遲!」
志水美津子再進一步說明,每年為自己設定不同的儲蓄目標,例如今年是為了存旅費而存錢、明年則是為了取得專業證照,不論是為了增廣見聞或是厚實個人專業能力……,如此往復循環可以讓年輕人學會如何投資自己,「40歲之前因為實現了儲蓄心願,進而體會到儲蓄的喜悅,後半生你也將不會為錢所苦了!」
找出拿鐵因子、堵住花錢漏洞,讓自己慢慢變有錢!
「想花錢,總是嫌不夠用?請先找到你的『拿鐵因子』!」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呼應志水美津子的論點指出,盡早找出自己生活中的「拿鐵因子」是什麼?也就是找出你的花錢漏洞在哪裡?「想要有錢,就要避免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可能不知不覺偷走你的錢,這個觀念愈早養成愈好,所能累積的財富也愈多,讓自己慢慢變有錢吧!」
說到「拿鐵因子」,是由全美首席理財大師大衛.巴哈(David Bach)提出的省錢理財方式:每天不經意的小支出可能就會偷走你的錢、造成日後龐大的財務損失,像是每天喝1杯拿鐵咖啡,看似不起眼的花費,整年累積下來差不多就是一般小資上班族1個月的薪資,也算是一筆為數不小的開銷,其實不容小覷。
依照大衛.巴哈的論點,換個角度看,省下每天喝1杯拿鐵咖啡,幾年之後可能就累積成一筆大錢!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從現在做起,沒有必要花的錢就不花、決不浪費日常生活中任何的「拿鐵因子」,記住理財第1件事就是要先有「財」可理,就算是1塊錢也要存起來「先存再花」,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沒有錢花或是無法提早退休的憂慮感,「因為你已經站在通往財富的道路上了!」
本文轉載自小花平台,原文點此
※本文由Money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在此:https://www.moneynet.com.tw/article/11453?utm_source=setntoday
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
落跑建商餘屋法拍 公設比竟高達66% 地點曝光了!
https://www.moneynet.com.tw/article/11448
破解多數投資人會賠錢的秘密 他們都錯在這一點
https://www.moneynet.com.tw/article/1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