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女人瘋
失去摯愛後如何走出傷痛?內心的缺口如何填補?生離死別的大恐怖,究竟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圖/ 翻攝自女人瘋)
我們孤獨一人的來,孤獨一人的走,不帶走一片雲彩的灑脫多是偽裝的堅強,究竟要如何面對生離死別,一直是亙古不變的難題,而村上春樹的短篇「萊辛頓的幽靈」提供了似是而非的解答。
故事是以敘述者「我」與朋友「凱西」為角色開始的。凱西講述了自己父親對於母親的逝去所產生的「沉睡」反應,以及自己對父親離去時的同樣反應。「愛」不會因對象的逝去而徹底消弭,有時反而會更加的厚重,文中敘述的一種情緒:哭不出來,卻如一塊方形硬物哽在喉頭;想一直沉睡,像死去一般的沉睡。這樣的「沉睡」是對逝者的哀慟,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更因此將現實中的時間暫停,投入了夢境中的世界。
▲(圖/ 翻攝自女人瘋)
文中的「我」所遇見的幽靈,或許是強烈情緒遺留招致的想像,也或許是隱晦的象徵,象徵不願面對的悲傷淤積後的結果、獨自面對世間的孤寂與恐懼、一種對已逝親人的紀念儀式。但無論是何者,這樣的悲傷都是人們遲早會遇見的,是沉睡之後醒來、讓幽靈消失在陽光下,或是一直沉睡、任夢境變為自己的現實,都是自己選擇。
▲(圖/ 翻攝自女人瘋)
忽視與釋懷一直都不是有效的選項,深刻的悲傷與孤寂是陪伴一生的課題,最終只有自身能面對。一場沉睡與一群幽靈舞出的,是生而為人的「人性」,無須避諱也無須評判,因為在深眠中,也有屬於沉睡者的幸福。
延伸閱讀//生活中習慣保持距離的人啊|別讓沉默成為保護色 https://reurl.cc/9XbpLn
延伸閱讀//請遠離所有消耗你快樂生活的人 https://reurl.cc/OqR4nD
圖片來源:Unsplash、博客來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warno.com.tw 原文在此│更多資訊請至「女人瘋 iwoman.sharelife.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