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研院:台灣面臨海漂垃圾危害超過預期

每年有千萬噸垃圾流入海中,中央研究院最新研究,在考量風阻等因素後,海洋垃圾堆積熱點已變為熱帶與極區,並轉累積至太平洋西岸,意味台灣面臨的海洋垃圾危害較預期來得大。

▲每年有千萬噸垃圾流入海中,中研院最新研究,在考量風阻等因素後,海洋垃圾堆積熱點已變為熱帶與極區,並轉累積至太平洋西岸,意味台灣面臨的海洋垃圾危害較預期來的大。圖為澎湖姑婆嶼的海岸佈滿海漂垃圾。(圖/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提供)

全球每年有480萬至1270萬噸的垃圾流入海洋,過往研究分析認為海漂垃圾會聚集在副熱帶環流區,但中研院研究團隊今天發表最新研究指出,若考量風阻效應,海洋垃圾堆積熱點將大不同。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海漂垃圾問題日益嚴重,已成全球重要環境議題,希望透過研究分析探討全球海漂垃圾流向何處,為清除海洋垃圾提供方向及解方。

鄭明修指出,中研院研究團隊花了3年時間,利用大數據分析從西元1993年到2017年這25年來全球七大洋區的垃圾分布,發現風阻效應與海流都會影響海洋垃圾分布,且從亞熱帶逐漸轉移至熱帶和極區,尤以太平洋區最為嚴重。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辛宜佳指出,過往資料顯示,若把垃圾丟到海裡,只考慮海流因素,低風阻、零風阻等海漂垃圾就會聚集於亞熱帶地區,不過當風一起作用時,就會有風阻效應。

辛宜佳表示,風阻效應是將海洋垃圾推送到岸上和沿岸的重要因素,在大洋區域被丟棄的海洋垃圾中,比重較海水小的中、高風阻海漂物如保麗龍、寶特瓶等,容易隨風漂移,主要累積在北緯10度和南緯10度的熱帶海域以及南緯60度的極區海域,而比重較海水大的零至低風阻垃圾,主要累積在北緯20至30度和南緯20至50度的副熱帶海域。

至於沿岸垃圾則不易受風阻效應影響,無論風阻大小都均勻地分布於全球海域,顯示海洋垃圾對全球性的威脅。

研究團隊也表示,依據模型模擬結果,海洋垃圾分布已從亞熱帶轉移到熱帶和高緯度地區,並且將從太平洋東岸轉而累積至太平洋西岸,台灣與亞洲區域可能面臨巨大的海洋垃圾危害。

辛宜佳也提到,亞熱帶地區營養鹽並不多,因此生物比較不會聚集在那裡,但如果垃圾因為風的作用,被帶到其他營養比較多的地區,這些地區通常是生物聚集地點,就可能導致生物食入或纏繞。

鄭明修表示,相較於過去追蹤海洋垃圾從何而來,這次研究是以全球尺度同時考慮不同來源的海洋垃圾積累,盼提供未來定量估算垃圾及清除契機,他也呼籲民眾從源頭減量,透過淨灘及日常減塑行動,才是解決海洋垃圾的根本之道。

中研院表示,此論文為首篇在同時考量風阻與海流下,以全球尺度追溯海洋垃圾分布的研究,論文已於10月6日發表在「環境研究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全球每年有480萬至1270萬噸的垃圾流入海洋,過往研究分析認為海漂垃圾會聚集在副熱帶環流區,但中研院研究團隊13日發表最新研究指出,在考量風阻等因素後,海洋垃圾堆積熱點已變為熱帶與極區。圖左2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圖/中央社)

 

中央社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薄瓜瓜成台灣女婿 新竹南園客棧宴客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