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為終結疫情帶來希望,但紐約時報調查700名流行病學家發現,多數預期生活重返往日樣貌至少還需一年,足夠人口接種疫苗前,他們不會改變疫情期間行為。
▲隨著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復燃,美國11月就業復甦明顯放慢,零售業就業成長多月後再陷衰退。圖為紐約哈德遜廣場購物中心11月9日景象。(圖/中央社)
英國本週核准使用輝瑞大藥廠(Pfizer)與德國夥伴BioNTech開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苗後,美國與歐盟主管機關預計數週內將決定是否核准。各國政府積極取得疫苗,將啟動人類史上罕見的大規模接種工程。
但疫苗問世後初步供給有限,短期內無法壓制不斷惡化的疫情。許多民眾對研發時間大幅壓縮的疫苗存疑,可能拒絕接種,都是疫苗作為抗疫終極武器的弱點。
紐時近期非正式調查700名流行病學家,半數受訪者回答,70%以上人口接種疫苗前,他們不會改變疫情爆發後個人行為;30%回答,他們接種疫苗後會改變部分行為。僅少數受訪者預期,高度有效的疫苗普及後,美國民眾明年夏季起能安全地恢復昔日生活型態。
流行病學家是極為謹慎的族群。多數受訪者說,就算開始施打疫苗,許多活動安全重啟可能還需要至少一年,以往生活中的部分活動恐怕永遠「回不去了」。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流行病學教授米歇爾斯(Karin Michels)表示,如果要安全回到接近人們往日的生活型態,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我們必須學會與病毒共存」。
流行病學家也擔心許多未知數,包括免疫期多長、新型冠狀病毒如何變異、疫苗分配工程艱鉅、部分族群可能抗拒接種疫苗。
調查詢問23種日常生活活動中,多數受訪者過去一個月僅做過3種:與朋友在戶外聚會、在毫無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收信、採買日用品或上藥局。幾乎沒有受訪者親臨現場看體育賽事、舞台劇或演唱會,與不熟的人見面,或出席婚禮與喪禮。
被問及清單上最安全與風險最高的活動,流行病學家普遍較不擔心戶外活動、碰觸物體表面,對室內活動疑慮較深,特別是大批民眾聚集的場合。
多數科學家指出,美國約70%人口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免疫,才達到群體免疫水準,這是民眾安全恢復往日生活型態的關鍵,最快且最安全途徑是接種疫苗。美國政府依疫苗分配速度預估明年夏季可達群體免疫,但科學家還不知道接種後的民眾是否還會散播病毒。
看更多 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武漢肺炎,肥皂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避免食用生肉及生蛋、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禽畜類動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