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在英雄備出的三國時代,劉備一手建立起來的蜀國,最後葬送在劉禪的手裡。說起劉禪,他有個外號叫做阿斗。後來一句:「扶不起的阿斗」,也被世人傳為笑柄。但是當劉禪投降司馬昭以後,在自己的府邸大門的牌匾上寫下了三個字。然而這三個字卻讓他能安享晚年,免遭司馬昭的毒手,同時凸顯劉禪睿智的一面。
▲劉備一手建立起來的蜀國,最後葬送在劉禪的手裡。圖為劉禪畫像。(翻攝自百度百科)
無論是在史書或是《三國演義》,劉禪的形象都遭到貶抑,尤其是在《三國演義》中的劉禪,那更是堪稱無用至極,毫無主見。就是諸葛亮光輝形象下的陰影,仍由諸葛亮去擺布。根據《三國演義》描述,常山趙子龍在長坂坡搭救他時,背著他在曹操的百萬軍中來回穿梭。殺得曹操大軍七零八亂,最後滿身是血的趙子龍背著他回到劉備身邊。劉備看到滿身是血的趙子龍。氣急敗壞,狠狠地把劉禪摔到地上。據說是這樣把劉禪的腦袋給摔壞了。
當劉備死後,劉禪繼位,他也很少關心國家大事。做什麼,什麼都不行,可以說是一事無成,然而他鬥蛐蛐卻是第一名。但是這些對他的貶抑之詞,似乎都低估了劉禪,他雖然沒有諸葛亮那麼聰明,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但是實際上在諸葛亮死後,劉禪還守了蜀國長達三十年的時間,比諸葛亮掌權蜀國的時間還要長。
▲魏軍五路攻蜀的消息傳到成都。(示意圖/翻攝百度百科)
劉禪的優點在哪裡呢?就是他懂得「進退之道」,別小看這四個字,劉禪在諸葛亮死後能堅守蜀中30餘年,正是因為他知道誰能治國、誰能打仗,而且會放手讓這些能臣去做事,以至於大將和文臣們不會礙手礙腳,受到束縛。這也是諸葛亮死後他能繼續統治蜀漢30年的原因之一。
直到公元263年,魏將攻入蜀中。當時劉禪看蜀國大勢已去,就選擇投降了魏國。他也被司馬昭帶到了魏國的都城洛陽定居。當時司馬昭用各種辦法來試探劉禪是否想反叛。在一次酒宴上,司馬昭為了試探劉禪,於是便讓樂隊唱起蜀漢的歌謠。司馬昭問他是否想念蜀國。劉禪一邊喝酒一邊欣賞樂曲,順口便回答道:「此間樂,不思蜀」。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樂不思蜀」的故事。
▲司馬昭曾在酒宴時問劉禪是否想念蜀國,劉禪說「此間樂,不思蜀」,成「樂不思蜀」的由來。(示意圖/翻攝百度百科)
後來劉禪為了讓司馬昭放下心中的芥蒂。於是他便在自己府邸的牌匾上寫上三個大字:「中山寨」。這三個字後來被司馬昭知道後便放聲大笑。當時他的部下們一時間都懵了。於是司馬昭下令叫他的部下倒過來讀。用諧音就是「在山中」,也就是歸隱的意思。
從此以後司馬昭再也不為難他。這也是他為何能在投降後安享晚年的原因。而劉家後人在洛陽也有了立足之地。進一步不一定能獲取天下,但退一步卻能海闊天空。劉禪的選擇也不失為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