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大多數癌友在治療期間避免不了的掉髮問題,讓假髮租借成為許多癌友與基金會的第一步接觸,像是因罹癌忍痛引產的年輕媽媽苑伶及治療過程花了百萬積蓄的肚皮舞老師瑜珊,都在訪談過程不約而同談及假髮所帶給她們的自信與勇氣,讓她們在治療過程中不需承受別人過多關愛的眼光。苑伶還提及自己28歲確診乳癌時不僅是有著一頭浪漫捲髮的漂亮女生,還是肚子裡懷有二寶的年輕媽媽,為了保住孩子,她一個月內換了三位醫生,動了五次刀,最終還是得忍痛跟孩子道別,但同時她也告訴自己一定要趕快把身體養好,讓孩子再回來她身邊。果然癌後第五年苑伶順利懷上二寶,採訪當天二寶在假髮室滿場跑的可愛模樣,雖然忙壞在場的大人卻也增添不少甜蜜氣氛。
▲主持人楊小黎、蔡昌憲與癌友們一起擊鼓同樂,展現人生樂活的一面。(圖/在台灣的故事提供)
「癌症走向慢性病化」隨著醫療的進步,癌症的五年存活率從30多年前的22.6%提升到現今的58.1%,癌症離死亡的距離變遠了,但不可忽略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病人身上所留下中長期的副作用,這時便需要另一個系統協助癌友與這些副作用共處並回歸正常生活。為此,基金會設立許多課程從靜態的營養課程至動態的舞蹈、樂器課程等應有盡有,不只讓癌友願意走出家門結交朋友,也能從課程中更了解自己的身體、了解癌症。也顧及癌友跟家人的互動舉辦親子營及子女夏令營,藉由活動讓家人及癌友間的支持能真切地傳遞到彼此心中,成為癌友在治療過程中一股溫暖的動力。
▲蔡昌憲戴上一頭俏麗短髮,被旁人笑稱「毫無違和感」。(圖/在台灣的故事提供)
許多癌友走過療程後也成為基金會志工分享自身經驗,如一開始只是來借假髮的瑜珊,後來開設肚皮舞課程,也因自身罹癌經驗更能替癌友量身打造舞蹈動作;還有因胃癌做了全胃切除的明瑤,也隨著基金會到病房替癌友打氣,一開始還因狀態看起來太好遭癌友懷疑,直到明瑤露出肚子上的疤痕,才讓癌友落淚相信:原來沒有胃也能活著。這些眼淚也讓明瑤了解到,原來好好活著就能成為別人的勇氣。
這個善的循環就是癌症希望基金會所提倡的「共好」,基金會希望接下來能再擴大目標,將全台116個癌症相關的服務組織串聯起來形成更綿密的服務網絡,這個「不只我很好,你也要很好」的共好目標,也讓基金會獲得社福界米其林指南之稱的傳善獎肯定,讓共好不只是口號,是經過三年的專業支持得以被實踐的理想。
▲癌症希望基金會,串連全台相關組織,給予癌友心理與身體上的支持。(圖/在台灣的故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