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再過兩周就是農曆春節,上班族們也開始關心年終獎金的多寡,其實,說起年終獎金這個話題,早在漢代時期就已經有年終獎金了,但是那個時候「年終獎」只是官員們才會有,平民老百姓是不會有的,而且各個朝代給的方式、數量也都不同。
▲年終獎金制度從東漢開始。圖為東漢畫像磚《宴飲圖》。(圖/翻攝百度百科)
東漢時期,皇帝每年立春之日、臘月開始,要賞賜百官,稱為「春賜」、「臘賜」。其中的「臘賜」時間接近年關,與現代的「年終獎」十分相似。
東漢皇帝「臘賜」出手很大方。根據《漢官儀》記載:「臘賜」根據官職大小,有著不同級別的賞賜,御史等文官級別較低,可以也到五千錢的獎賞。尚書丞為一千五千錢,校尉五萬,卿為十萬,侯十五萬。最高級別的大將軍、三公的標準是,除了三十萬錢之外,還可以得到牛肉兩百斤、粳米兩百斛。折合成今天的人民幣大概是10萬元左右,而當時大將軍的月薪只有7千元左右,一份年終大禮確實值得期待。
▲各個朝代發放的年終獎金不同,有發放現金,也有發放實物。(圖/翻攝百度百科)
當然也有一些地方小官,朝廷年終獎發得少,沒有關係,自己去搜刮民脂民膏,照樣也能給自己發年終獎金,看來在漢朝做官還是比較舒服,也挺有錢的。
到了北宋,經濟相當發達,官員工資也很高,但是皇帝們不樂意,因為平時給官員的月薪已經很高了,所以在年終獎金這一塊,索性稍微小氣一點,不發錢只發物品,比如宰相級別的官員,年終獎金就是五隻羊、五石麵包、兩石米和兩罈子黃酒。
但對於高薪養廉的北宋來說,這些官員工資就算最小縣令來說,也有相當於如今月薪幾萬元,所以不愁吃喝,算是很富裕,因此年終獎發得少,也是情有可原。就拿包拯在開封任職的時候來說吧,日常的工資加上大大小小各種補貼一年下來有一萬貫,折合成人民幣也有5、6百萬。
▲北宋的年終獎金直接發放羊隻。(圖/翻攝百度百科)
明朝則以反腐聞名,各種酷刑用盡,朱元璋殺了15萬貪官,嚇得朝廷官員和地方官員無人敢貪。所以官員們的工資都很低,但又不敢貪污,更為嚴苛的是,皇帝們不管你高不高興,年終獎金一分也不給,但也不能不過年。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明朝官員、尤其做地方官,要想盡辦法搞錢,再把這些錢再送到京官手裡,而且不能光明正大的貪污,畢竟隨時隨地有特務,都會顯得儒雅一點,以文字代替錢數。
到了清朝,每年冬至在南書房、如意館、昇平署等部門上班的白領都能得到幾塊貂皮的賞賜作為年終獎金;而級別高的官員則會得到皇帝親自封的幾個荷包。當然這些大大小小的荷包內藏乾坤,一對大荷包里是玉石八寶,四對小荷包里裝的是金銀和八寶。還有一個微荷包內裝金銀錢四枚,金銀錁四枚。這樣看來雖然比起漢代的年終獎寒酸了不少,但是比起明朝那可是好了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