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鐵達尼號》是一部於1997年上映的美國史詩浪漫災難電影,至今仍為大家所津津樂道!這部電影部分情節是根據1912年4月的鐵達尼號沉沒事故改編;在那個年代,這艘遊輪的誕生,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從打造到完工,全球媒體都在瘋狂報導;在鐵達尼號還沒有正式下水前,很多社會名流都搶著訂票,票價被炒到天價,但誰也沒想到,這艘遊輪的首航,也是它的最後一次航行了!
▲所有船難的發生,背後往往有著令人感傷的故事。(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鐵達尼號(中國譯為泰坦尼克號)是當時世界上體積最龐大、內部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有「永不沉沒」的美譽;然不幸的,在它的處女航中,鐵達尼號便遭厄運;1912年4月14日23時40分左右,該遊輪與一座冰山相撞,接著船體斷裂成兩截後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處;2224名船員及乘客中,1517人喪生,其中僅333具罹難者遺體被尋回。鐵達尼號沉沒事故為和平時期死傷人數最為慘重的一次海難,其殘骸直至1985年才被再度發現。
然而數百年過去了,為何沒有人對它進行打撈呢?理論上,這艘有故事性的船,撈上來之後隨便炒作一下,就可賺進大把鈔票,為何沒有人去做呢?其實,想打撈上來並沒想像那麼簡單,科學家更是直言:「千萬不能碰」。
科學家解釋:在如此深的海底,需要動用下潛工具才行,人穿著潛水服下去根本無法抵抗水壓,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危險;同時脆弱的船身,根本無法承受巨大的拉力;況且有水壓的存在,打撈的時候船身要承受翻倍的壓力,一旦動起來就有可能會被壓扁,到時候所有投資將會有去無回。
其實,經過各種宣傳,各國幾乎都知道鐵達尼號埋葬在海洋深處,如今這已成為一個浪漫的災難傳說,它在海底的意義,遠比打撈上來有價值;現在即使有人想打撈,也得不到允許,鐵達尼號已成為一個時代的見證,目前受到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