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打疫苗沒?」變問候語 看見中國後疫情防控壓力

「疫苗打了沒?」這句話近期在北京幾乎成為人們見面時的問候語,就連境外記者也頻頻「被關切」。從官媒到街邊標語,這種由上而下的疫苗宣傳,隱含著官方對接種率不高的憂慮。

▲3月底北京一處疫苗接種點,民眾排隊等待接種疫苗。(圖/中央社)

歷經過去一年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許多駐京台媒都將駐點任期拉長,連帶也讓人員輪替速度放緩,因此每名記者在解除隔離後的幾週,除了處理各種行政事務,更重要的是趕緊聯繫、拜訪因為疫情而久未接觸的採訪對象。

而在這段過程中,記者們最常被問到的一句話就是「疫苗打了沒?」

這句問候語不僅出現在居委會、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口中,在各式新聞場合,官方人員也會有意無意問起,甚或熱情地表示能為你「安排」接種疫苗。對熟悉中國政治氛圍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各種「明示暗示」。

就在北京宣布將為在京外籍人士施打疫苗前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證實,已於3月23日安排共27個國家的71家外媒、近150名外國記者和記者家屬當中的適齡人群,接種中國製COVID-19疫苗。

一名當時接種了疫苗的外媒記者便對中央社記者說道:「其實不用官方說,你自然就明白,不打疫苗,之後很多採訪活動可能就沒辦法參加了。」

而對生活在北京的市井小民來說,「打疫苗」也幾乎快成為生活中的必要「元素」。

除了官媒每天播放的疫苗宣導,如今走在北京街頭,都能看見商家在門上貼出「本企業目前接種率達到XX%」的「疫苗接種承諾公告」;公寓、辦公大樓更隨處可見「共築免疫長城」的海報。此外,每個社區人潮往來處更設有流動式「疫苗接種宣傳站」,宣導接種訊息。

截至3月底,中國大陸接種疫苗數量達到1.14億劑次。其中,北京接種率近4成居冠。

不過,若說靠宣傳就能促進接種率,確實不太實際。在公部門工作的陳大姐就透露,她所在的單位近期已下令,除非有醫師診斷不適合接種的證明,否則均須接種疫苗。

然而,即便首善之都能靠著強烈的動員力擴大接種率,截至3月底,中國大陸總接種率也僅7.1%,距離群體免疫的效果仍有大段距離。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3月中旬便坦言,民眾非常關注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數據,考慮對疫苗有更多了解之後再接種。

中國防疫專家鍾南山近日接受陸媒專訪時也提到,中國對境外移入有非常嚴格的控制,但不能永遠這樣。「要是完全開放,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中國現在絕大多數人處於沒有免疫狀態」,若是所有國家接種的很好了,中國反而是無免疫的,「那是很危險的,說不定又在中國爆發起來了」。

對北京當局而言,在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十四五規劃」主旋律下,如何重啟國門,絕對是當前最關鍵的指標之一。

不過,即便官方聲聲催促,中國疫苗接種率仍舊牛步,屆時免疫程度能否趕上詭譎的COVID-19病毒變種速度,恐怕將是當局在後疫情時代的一大隱憂。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肥皂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避免食用生肉及生蛋、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禽畜類動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中央社
#新冠肺炎最新疫情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薄瓜瓜成台灣女婿 新竹南園客棧宴客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