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今天5月5日是「立夏」,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代表夏季正式開始。中醫師表示,夏日暑氣正盛,烈日當下容易心浮氣躁,因此養心、消暑為夏日養生的重點,飲食上更建議吃「紅色食物」可入心,有助體內生血、活血。
▲立夏到來,中醫師建議民眾在飲食上可多吃番茄等「紅色食物」。(圖/翻攝自pixabay)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夏日到來,氣溫飆高,過熱環境會讓人體體溫上升,水分流失迅速,宜多補充水分。而夏季的三個月份指農曆4至6月,歷經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6個節氣;在古時期立夏日時,有人們以喝冷飲來消暑的習俗。
而據《黃帝內經》記載:「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意指從立夏開始的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盛,萬物繁衍最茂盛之季,也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而從中醫角度來說,季節和五行五臟是對應的,夏季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然而夏日正值酷暑,晝長夜短,氣候乾燥,汗液大量流失,體溫上升致心浮氣躁,因此透過睡眠、運動、飲食等方式來養心、消暑,有助夏日養生。
他說,就中醫角度來看,立夏後飲食上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宜採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如牛奶、豆製品、雞肉、瘦肉等;而紅色食材可入心,有助體內生血、活血,因此也可多吃番茄、紅蘿蔔、枸杞、紅棗、紅豆等紅色食物。此外,也應避免攝取過多重口味與辛辣食物,如麻辣鍋、炸物等,以免上火。
而從立夏起,應重視精神與生活起居等調養。可稍微晚睡(非半夜)來順應陰氣的不足,中午時也可小睡30分鐘,有助於養心氣。衣飾上可選吸汗、散熱的純棉製衣物,以免出汗造成感冒;運動請避開中午艷陽高照時,可以慢跑、散步等緩和運動為主,並多補充水分,以免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