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周羿彣報導
這樣是追求公平還是太計較?一名網友表示自己和4名好友聚餐,總金額是2500元,照理來說平分後是一人500元,但其中一位朋友拿出了7折優惠券,總額變成1750元,他認為自己幫大家省下750元而不願出錢,最後結果是剩下的錢由4人均分,卻有同席朋友認為「很不是滋味」,讓原PO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才好,貼文一出也引發了兩派人爭論。
▲原PO跟朋友聚餐,卻因金額起爭議。(示意圖/Pixabay)
網友在臉書社團「匿名公社」發文表示,總共5個朋友聚餐,帳單金額是2500元,平均一人需要付500元,但其中一名朋友用會員累點換了一張7折折價券,「故總額變成1750元,朋友A認為已經幫大家省下750元因此不願出錢,最後剩下的4人均分」,原以為事情就這樣落幕了,但主揪人對於該朋友堅持不出錢感到很不是滋味,「換作是你會如何呢?我個人是覺得都省到錢了,就無所謂,但有人一直在意就感覺很煩」。
貼文一出引發兩派爭論,有人認為「A做法沒有錯,但是用在朋友身上感覺就差了」、「累點換券不就是A的成本,如果要他也出就變成A要出更多不是嗎」、「只想到A凹朋友的折價,怎不想想其他人原本什麼都沒有」、「A的做法其實也沒錯,畢竟他幫大家折的錢比他該出的多了」。
▲有網友開酸,刷信用卡是不是也要計較紅利。(示意圖/Pixabay)
也有人認為,「A計較這個感覺也很奇怪,若我就是折完再平攤,畢竟你自己吃是七折,全部吃也是七折」、「如果A自己一個人去吃,使用7折券,那他要不要付錢?那為什麼可以認為7折券是視同現金?哪門子的邏輯」、「無所謂,但以後不會再找A吃飯而已」、「A有沒有吃? 有吃就付錢,大可可以不要折價券,大家一起出500,你要用這折價券佔別人便宜,那你收起來去另找別人」、「A可以把券留著下次用,這次又不是沒吃飯」。
還有網友提出更好的解決辦法,「你拿著另外四人的500去結帳你自己還能倒賺250不香嗎」、「如果我是A,我就跟每人都收500元去結帳,結完後再退每人60元,這樣就讓大家有賺到的感覺,自已吃飯免錢還贏了名聲又多賺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