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確診破4千!美女營養師「揭5絕招」免疫力UP抗新冠

記者朱世凱/台北報導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已累計4,285例本土病例,防疫舉措不容忽視。為了防範疫情,不少民眾都選擇待在家遠離病毒侵害,甚至提前至大賣場囤了不少民生物資,舉凡衛生紙、泡麵、罐頭等;不過天天吃泡麵真的健康嗎?營養師劉家芸表示,「吃泡麵最好用煮的,調味醬料最好不要全加,配料食材可以選擇原型食物,像是雞蛋或是大量蔬菜,如果想吃肉,可以選擇肉片、雞肉,其實這樣吃就健康,但不建議每天吃泡麵,畢竟麵體是油炸過的,主食並不健康。」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民眾在防疫上不敢馬虎。(示意圖/資料照)

劉家芸向《三立新聞網》透露,強健的免疫力才能對抗病菌,想提升免疫力,均衡飲食是重要關鍵,「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大約有7成的免疫細胞由腸道生成,而且腸道菌也會影響免疫功能,以腸道菌相的觀點來講,增加好菌除了補充益生菌之外,多攝取天然蔬果及足夠的蛋白質,少食用精緻糖類,並以低油、健康烹調方式就能有效提升免疫力,沒事多喝『水』也相當重要。」只要腸道顧好了,對整體免疫力都是好的,就不用太擔心免疫力不足的問題。

劉家芸也說,國人在鈣、維生素C、維生素D普遍攝取不足,所以吃綜合維他命也是可行的方式,「如果飲食隨便亂吃,就容易營養缺乏,產生一大堆問題形成慢性疾病」,但是她並不建議只吃某一種維他命,好比只吃B或C等,另外,正常生活作息也很重要,畢竟依賴維他命「只是修復身體缺失的營養,並沒辦法比原來更好,算是營養補充食品而已,」

▲營養師劉家芸表示,腸道顧好,免疫力自然就能有效提升。(圖/記者楊澍攝影)

劉家芸表示,攝取豐富蔬果是人人都知曉的要點,不過「豐富」指的不單是量、而是指多樣性。除了要吃到,種類也需要多元,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每餐至少有一盤熟蔬菜,盡量各顏色都要吃到,特別推薦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芥藍菜等,在藉由切碎時產生硫代亞硫酸鹽類,此種植化素可以廣泛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包含細菌、黴菌、病毒,研究指出都有良好的抑制生長的效果;另外,每天三蔬二果即可攝取到豐富的維生素C,包含柑橘類、甜椒、芭樂、奇異果、草莓、木瓜、鳳梨。

劉家芸接著提到,蛋白質本身就是製造抗體的原料,蛋白質來源就是「豆魚肉蛋奶類」食物,黃豆製品的豆腐、豆漿、豆乾,魚類可首選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鮭魚、秋刀魚),低脂肉品及雞蛋、奶製品。低油、健康烹調方式也不容忽視,高脂肪油炸食物會破壞腸道好菌,影響免疫力,所以可運用飽和脂肪低的油脂(omega-3、9)芥花油、橄欖油、魚油、苦茶油,建議可以蒸燙煮烤滷的烹調方式,善用天然辛香料(大蒜、薑黃)來增加食物風味及增加對身體的好處。

▲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身體的重要關鍵之一。(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劉家芸說,若大量攝取精緻糖類,就容易促使身體發炎、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失去保護力,所以應減少或避免攝取。早餐用麥片低脂奶來取代精製土司或高油脂麵包;其他餐主食可用五穀米、糙米取代精製白米飯,更可以增加單餐的纖維量,降低GI值(GI升糖指數);另外,找尋含糖飲料成癮的取代物,比如氣泡水、無糖綠茶紅茶。當然最好就是沒事多喝「水」,攝取足夠的水分可以提升身體血液循環,有助於氧氣和養分送到各部位的器官或細胞,也可以將其他部位的毒素透過循環帶走,一天所需的水量可以簡單由「體重 x 30-40」估算,尤其是建議在一大早起來先喝一大杯溫開水。

▲新冠病毒肆虐,在家防疫同時也要吃得健康。(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除了飲食外,生活習慣也與免疫力息息相關,其中最影響最大的生活習慣則大致分為,一、睡眠充足,研究顯示,若一天只睡4小時,體內的流感抗體就會減少一半,所以每天需睡足7小時的睡眠;二、規律運動,民眾若無法每天持續運動30分鐘,可分開運動時間,例如一有空閒時間就運動10分鐘,每日3次,累積30分鐘,一樣對維持身體的保護力具有效果;三、壓力調適,生活壓力會促進身體醣皮質素濃度上升,讓免疫系統出現失調,台大食科所教授沈立言也曾指出,沮喪會影響身體免疫力。想了解更多關於身體上的疑難雜症,劉家芸也歡迎大家上YouTube觀看個人頻道《跟著吃貨找醫師》。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應使用肥皂勤洗手,搭乘大眾運輸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務必戴上口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批「國民黨弱化國防掏空台灣」民進黨記者會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