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夏
因為疫情的關係,同業之間的話題最近圍繞著哪家公司又搖蘋果了(裁員或優退),哪個部門因為公司政策縮減部門,又哪位主管又被老闆無預警請走…。對於職位還很穩當或是產業影響不大的朋友,旁人總說”好羨慕喔,你(妳)的工作運一直都特別好”,有時我自己聽到這樣的話也怪不好意思,內省一下真的運氣比較好嗎?說真的,我也很常羨慕別人,而到底哪種人在職場上才是絕對的好呢?
說到世界上最令人羨慕的職業之一,必須要提到我的北京朋友心心,她是某國際地理雜誌特約記者;大陸知名大學外語系畢業,語言能力特好,職涯前20多年都在外國企業駐北京機構擔任市場銷售高管,後來因為想過著一種她口中所說”能夠瀟灑自在掙錢”的工作,於是開啟了探索世界並且身兼攝影師與作家記者的工作!
▲作者認為,在職場上是有運氣存在,最終結果也大多是個人選擇的成分居多(圖/翻攝自unsplash)
為了任務或遊歷世界的目的,她的旅行足跡涉獵40多個國家。從南部非洲的納米比亞草原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瑪雅叢林、秘魯古印加王國的遺跡,到改革開放前的古巴城市鄉村,還深入北印度、巴基斯坦、不丹等環喜馬拉雅地區,並且多次進入北極地區,在瑞典北部、芬蘭和挪威芬馬克的薩米人聚居地、格陵蘭、美國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西北特區北冰洋沿岸和東部巴芬島因紐特人聚居地,與薩米馴鹿部落和因紐特漁獵原住民一起生活…。
這目不暇給的經歷,以我有限的時間與閒錢也才跟去過兩次而已,在外人看來,她的工作非常夢幻,本著自己的座右銘”沒去過的地方都要去看看”走遍全球,更棒的她還是個藝高手巧的美食家,在北京順義郊區有個漂亮的小別墅,沒出國時就在家裡烹飪做點心,寫稿,接受邀約,然後計畫下一段旅程!
講到這兒,我必須要說,心心的職涯前半段,是非常扎實的歷練,包括她在學生時代常到學校附近著名的英文角(有段時間大陸流行路邊群聚練英文),如同馬雲也在西湖邊當過”野導”,當導遊順便給自己機會不斷與外國人練英語。英語確實流利的心心一直都在外商工作,也經常有機會出差,練就了世界各國都是家的能力,因此當她想要半退休換一種工作模式時,能力以及心態都已經是準備妥妥的。
反觀我們身邊的朋友,常常羨慕別人,還在找方向的人,或許要總結一下自己過去一二十年,到底累積了些甚麼?是多年來在同一個部門內用同樣的方法做同樣的事,不想給自己太多壓力挑戰的固定作息?還是在職場上不斷跳跳跳,下一個工作加三五千就見異思遷,換了職位換了產業別,但總還是覺得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此每年換一家公司,沒有太多專業累積,最後換到不知所以然?所以總是特別羨慕在某一領域裡穩定發展不斷高升的人。
還有另一種典型,是少年得志,認為一輩子可以只用一種方式成功!一位多年前的朋友,當時年紀三十出頭,很早就升為媒體主管,因為公司招牌響亮,在新聞以及客戶圈中特別吃香,不僅薪資優渥也經常有各路好處送上門,經歷了好幾年風光。後來公司組織調整,這位主管離開媒體轉進了產業界,在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流轉多年,雖然每家公司都給予他總字輩的職位,但或許是從媒體圈出來還是習慣高高在上,換了產業並沒有調整自己腳踏實地從新學習的心態,還是認為許多事情可以靠人脈來達成,或是依然覺得自己是永遠的長官,還是習慣一通電話使喚舊下屬來解決問題…,一次他遇上了眼高手低的合作方,相信了一種或許能靠著人脈短期獲利的商業模式,運氣不好,栽了,在人生中壯年,必須再次重新開始…。
我們總是羨慕別人,但在職場上是有運氣存在,最終結果也大多是個人選擇的成分居多,職位要到多高或是有多少年薪才滿意,沒有定論,只有你能評斷那個最平衡的人生狀態是什麼。有朋友在意生活品質,找工作一定要周休二日、有家庭生活準時下班,但卻又羨慕公司業務賺得比他多!也有人每天朝九晚十回家繼續接電話,主管給的任務無怨無悔,但可以換得每年年終滿手獎金喜孜孜!
你眼中的別人都很好,只是他的努力你沒看到,勤勤懇懇、謙卑學習,還是職場上依然受用的老生常談,瀟灑做自己其實需要條件,偶爾的運氣不錯並不代表這個工作到退休都能坐享優渥。
世道動盪的階段,習慣持續進步的人可能更穩更好,所以在職場上更需要常常給自己一個更明確的小目標(在現有職務以外,走在老闆前面主動貢獻一個新計畫新任務),或是走出舒適圈有一點點冒險探索(工作之餘學習一樣新語文或新技能),努力往一個方向精進(工作想清楚就別再朝三暮四,要給自己時間驗證),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快樂滿足,別人眼中的你,其實也都挺好!
▲上班族,小資。(圖/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