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仲秋之中稱「中秋」 拜月、吃餅習俗始於唐玄宗一浪漫傳說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佳節,按照中國古代曆法,八月是在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漸漸叫成「中秋」,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古人在這個季節飲酒起舞,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相傳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的儀式。

▲中秋拜月吃餅習俗流傳已久,相傳從周代開始就有祭月儀式。(圖/PIXABAY)

魏晉時期,民間百姓開始流行中秋賞月,但尚未形成習俗,直到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開始盛行,而中秋節之所以正式被定為節日,相傳與唐玄宗遊月宮的浪漫傳說有關;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宮中祭月時,隨侍道人作法,將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銀橋後,唐玄宗好奇走進月宮,看見匾額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門口的高大桂樹下有白兔正在搗藥,宮內嫦娥等眾仙女在悠揚的樂曲伴奏下,翩翩起舞,樂曲曼妙讓玄宗念念不忘,命樂師紀錄印象中的旋律,命名為《霓裳羽衣曲》,月亮開始有了「廣寒宮」別稱。

而月餅由來,最初起源也在唐朝,不過當時為軍隊所用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討伐匈奴於八月十五凱旋歸來,當時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賀戰事告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就把餅分給大臣一起吃,從此就有了中秋吃餅食的習俗。當時大戶人家會在中秋節擺設香案拜月,供奉圓餅和西瓜,考究的人家,西瓜還要特意切成蓮花的形狀。

▲中秋節吃餅由來,最早從唐代開始,到了明代製餅工藝大大提升,月餅製作越來越精緻,做為禮物餽贈親友。(圖/PIXABAY)

中秋拜月的風俗,一路承襲到宋代,還衍生出「玩月」的活動。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指出富貴人家會舉辦「中秋晚會」,連小孩都玩到不肯睡,「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跟過年一樣熱鬧,從北宋開始,中秋節也叫「團圓節」,有了月圓人團圓的寓意。

而「月餅」雖然從唐朝開始,但一直到南宋才正式成形,山東、河南一帶吃的是蒸製月餅,明代史學家沈榜在《宛署雜記》中寫到,北京人過中秋拜月的餅中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說明月餅製作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從明代開始,人們趁著中秋月圓之際拜訪親友,將月餅作為送禮之用,流傳至今成為不可或缺的傳統習俗。

 

#中秋節去哪玩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隊火力全開戰勝美國隊 賽後記者會談勝負關鍵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