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契機再現?如果張亞中出線,他嘆那也是國民黨該有命運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改選倒數10天!朱立倫、江啟臣、張亞中、卓伯源四人戰得不可開交,基層傳出一股力拱張亞中的聲浪,對此,資深媒體人蔡詩萍在臉書撰文⟨當我的藍營友人,在憂心「張亞中現象」時! ⟩,他坦言,他不是黨員,即便憂心,也亦無能為力。但,必須說,「如果」9/25的結果,真是張亞中出線,那也是國民黨該有的命運,何該是國民黨要走向激化,走向萎縮的代價了!

▲猛攻朱立倫涉違反競選公約,張亞中遭送考紀會引發國民黨內極大爭議(圖/資料照)

以下為蔡詩萍⟨當我的藍營友人,在憂心「張亞中現象」時! ⟩全文:

有些藍營的朋友很憂心,搞不好張亞中會贏得國民黨主席呢!?

我不是黨員,即便憂心,也亦無能為力。

但,我必須說,「如果」9/25的結果,真是張亞中出線,那也是國民黨該有的命運,何該是國民黨要走向激化,走向萎縮的代價了!

從近一點的視角觀察,從洪秀柱當上黨主席,到「換柱風波」不過是把國民黨內兩條路線,兩種國家認知的糾葛,直接暴露出來。

到了「韓國瑜旋風」出現,那自李登輝以來,最高峰的一次「深藍契機」,卻又因為韓粉的推波助瀾,韓國瑜自己的躁進,最後導致連高雄市長都被罷免了!

看起來,好像深藍應該有所醒悟的,不是嗎?

但很抱歉,沒有。

一則,已經激化的深藍,並不認為他們輸了,而是認為選舉有問題;

二則,他們把癥結推給國民黨內,本土藍的作梗,知識藍的高傲,認為國民黨要往「更純粹」的方向重建。

三呢,國民黨的黨員結構,促成了這種意識高漲的假象,深藍也可以掌握黨中央,然後掃除「跟著綠營屁股走」的藍皮綠骨。

洪秀柱贏的那一次,是藍營大咖都無意承擔的「意外」,但「換柱風波」則讓深藍覺得連一次機會也要剝奪,因而懷恨在心。

韓國瑜旋風來得急,去得快,深藍很可能覺得問題出在黨中央支持不力,藍營不團結,而非韓國瑜自身有問題!

這次,黨主席選舉,江啟臣被視為小綠,朱立倫「被往事糾纏」,砲火猛烈的張亞中,立場完全統派的張亞中,脫穎而出,聲勢鵲起,既有國民黨黨員結構的深藍現實支撐,也不無他個人確乎超越其他三人的「敢辯敢講敢罵」的特質。

從深藍的激憤來看,從黨員結構的傾向來看,從個人演出的比較來看,「張亞中現象」可謂集大成於一時,他即便最終沒有贏得黨主席,他背後展現的深藍集結實力,也必然構成下一屆黨主席極大的陰影,左右國民黨的路線走向。

現實如此,國民黨內的憂心人士,亦只能徒呼負負吧!

我之所以說,「何該是國民黨要走向激化,走向萎縮的代價」,乃因,決定這黨主席的黨員總數不到四十萬,投票率即使一半也才不到二十萬!如果最終二成三成的投票率,那也就是十幾萬黨員決定了國民黨主席人選!而情緒高漲,怨氣很深的深藍,是最可能主動出擊的選票,他們傾全力,選出可以讓他們一吐為快的張亞中,說真的,並不意外!

但,韓國瑜都已經付出代價,輸了總統大選,被罷免了高雄市長,張亞中「能比他更高明」嗎?

實際狀況會怎樣,我不是神仙,不能全面預言。

但,我懂選舉,我長期觀察民意,韓國瑜除了深藍為他瘋狂外,韓真的有觸碰到台灣社會不少底層的民怨,這是他「很不典型國民黨領導者」的魅力所在,只是可惜了他的躁進。

但,該注意的是,就算深藍寄希望於韓國瑜,韓國瑜也沒有像張亞中那麼鮮明的「統派形象」喔!

然而,大選的形勢,依舊在「誰更愛台灣」的主軸下,碾壓了國民黨,碾壓了韓國瑜!

我看不出,未來的幾年,這「捍衛台灣的主旋律」,能有多大的改變?這「傾斜於中國的集體焦慮感」,會有多大的改變?

深藍主導的國民黨,統派意識的黨主席,在背離台灣主流選民的逆勢操作下,除非他是神,否則,他也只能被社會主流趨向所碾壓!

深藍也是選民,當然應該尊重,不過,深藍的確要好好想想,藍綠板塊幾乎是差不多的,勝選往往都在中間移動的幅度。民進黨已經相當成功的,把深綠淺綠整合起來,唯獨藍營,中國藍與台灣藍仍在彼此糾葛。

但選舉,是台灣人的事,最終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選民,做出決定,不是中共,不是中國。

選舉也是最世俗的價值,要往極大化去爭取選票,深藍如果始終自怨自艾,把問題都推給綠營操弄,推給本土藍扯後腿,那就是往「極端化自身悲情的死巷」裡擠了!

但千萬不要忘了,「少數」是沒有搞悲情意識的能量的,「少數」也沒有搞民粹化的本錢的。

深藍在國民黨內,是可觀的力量,但放諸於台灣整體的選民結構時,它僅僅是一定比例而已,這比例不足以贏得大選,卻可以迫使國民黨不進化,不體察民意,這豈不是很尷尬,很奇怪的現象嗎?

當我的藍營朋友,在憂心「張亞中現象」時,我必須說,這是國民黨長期怠惰的自我反噬,誰能解盲?除了國民黨自己!

 

#國民黨連三輸鬧內鬨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