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永續發展中心合作開發醫療照護應用程式(App),盼協助土耳其境內的敘利亞難民及弱勢族群取得正確醫療資訊,可隨時查詢就醫。
▲國合會、哥倫比亞大學永續發展中心合作開發App,幫助難民取得醫療資訊。駐土耳其代表黃志揚(圖)出席7日在伊斯坦堡的座談會。(圖/駐土耳其代表處提供)
這項計畫相關研究入選今年11月歐洲公共衛生論壇,並獲歐洲公共衛生期刊接受刊登。
駐土耳其代表處指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永續發展中心(Cent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SD)7日共同在伊斯坦堡舉辦計畫座談會及攝影展,邀請來自國際組織、伊斯坦堡市政府、大學、非政府組織、智庫、媒體等多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討論,分享研究成果。
駐土耳其代表黃志揚、國合會秘書長項恬毅分別以現場及預錄影片方式代表台灣致詞。
國際人道援助是台灣外交政策重點之一。黃志揚致詞時分享台灣政府及民間近年來在土耳其執行的多項人道援助工作,包括在邊境哈泰省(Hatay)援建台北友誼學校及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與土耳其紅新月會(Turk Kizilay,即Turkish Red Crescent)合作捐助糧米、慈濟基金會在伊斯坦堡經營難民學校等。
黃志揚說:「我們將持續提升人道援助能量,尋求多邊合作機會。」
他同時強調,國合會與哥倫比亞大學運用數位科技提供敘利亞難民及弱勢族群正確醫衛資訊十分重要,此一計畫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期間更凸顯其價值。
項恬毅致詞時表示,國合會於2019年起與哥大CSD合作推動此計畫,目前進入第2期階段,積極與難民及當地青年合作,共同改善App。項恬毅說:「我期盼本計畫及相關活動將啟發所有人一起努力,打造一個更有凝聚力、更具包容性的社會。」
在土耳其投入人道援助工作有成的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執行長裘振宇及慈濟基金會土耳其志工胡光中、周如意等人也受邀出席,與來賓交流分享台灣在土耳其的國際援助經驗。
土耳其接納逾360萬已註冊敘利亞難民,但因地理環境、經濟能力及語言隔閡等因素,導致他們獲取醫療衛生照護的機會極為有限。國合會與哥大CSD合作,已完成App原型,進而規劃推動第2期計畫,進行App推廣。計畫網站及App均有英語、土耳其語及阿拉伯語等3種語言版本,方便各族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