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書摘/陳柔縉遺作 每個臺灣人都要認識他:張超英

記者鍾志鵬/台北報導

知名的金鼎獎常民作家陳柔縉車禍不治,引起文壇與新聞圈震驚不捨。她從記者變作家,《大港的女兒》與《宮前町九十番地》是她的最新的作品。《宮前町九十番地》中提到戰後台日關係友好的傳奇人物-黑狗兄大帥哥張超英,張超英幫助日本人「大大認識了」前總統李登輝。年輕時的張超英也跟當時還沒嫁給日本明仁天皇的皇后美智子跳過一支舞。

 ▲陳柔縉撰寫《宮前町九十番地》揭開臺灣黑狗兄張超英的故事。(圖/麥田出版提供)

陳柔縉記者轉作家  擅長發掘書寫臺灣常民故事

《宮前町九十番地》書寫一個在臺灣日本友好歷史中,絕不能被遺忘的人物-張超英,陳柔縉這樣描述張超英『他比一般人想得高、想得純潔,不覺自己位置渺小;因為這樣單純的執著,竟能湧出巨大的能量。不管是當時他所做的工作,或後來我們看到的這本書,都散發出和他的地位不相當的光芒。』

 ▲ 陳柔縉撰寫《宮前町九十番地》揭開臺灣黑狗兄張超英的故事。(圖/麥田出版提供)

陳柔縉筆下的張超英---是一位機智超帥又超有錢,1933年出生在日治時期的臺灣。(此書由張超英口述  陳柔縉揉合撰寫)

陳柔縉細心整理出11點  每個臺灣人都要認識的張超英…

1.在無邦交的日本國,與行政最高首長建立關係。

2.又在短短不到五年使新聞關係正常化。

3.張超英──在台日交流史扮演重要地位。

4.沒有他,將是截然兩個不同的世界。

5.陳柔縉耗時十二年完成。

6.原本不看台灣一眼的日本主流大報《讀賣》、《朝日新聞》紛紛被他打開。

促使日本簽證從兩週到兩天。

7.一九八四年,成功安排新聞局長宋楚瑜「巧遇」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

8.一九九四年廣島亞運時,日本主流媒體均以頭版頭條報導李登輝總統未能出席之事,也使代為出席的行政院副院長徐立德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人物。

10.一九九五年,李登輝總統訪美新聞首度登上日本各大報頭版,打破有史以來日本媒體的常規,也就是刊登與日本毫無關係的新聞及一位外國元首的新聞相片。

11.李登輝《台灣的主張》一書,從構思、催生到尋覓執筆人,若沒有張超英的籌劃與堅持,恐怕不可能誕生……

 ▲陳柔縉撰寫《宮前町九十番地》揭開臺灣黑狗兄張超英的故事。 (圖/麥田出版提供)

 ▲陳柔縉撰寫《宮前町九十番地》揭開臺灣黑狗兄張超英的故事。 (圖/麥田出版提供)

 ▲陳柔縉撰寫《宮前町九十番地》揭開臺灣黑狗兄張超英的故事。 (圖/麥田出版提供)

臺灣金孫張超英  「祖母跪求上帝讓我康復」

我自小喪母,祖母替代了母親的角色,童年與祖父母一起度過。我父親形容自己「向來就是沒有宗教的,相信自己」,但我跟隨祖母的緣故,受洗成為基督徒。

祖母張葉月會成為基督徒,受鄰居張鴻圖太太周慈玉的影響最大。張鴻圖本人很西化前進,到香港念過洋書。張太太有宗教熱忱,她的父親周步霞是屏東早期的牧師,她的三哥周再賜入日本京都基督教學校「同志社大學」,把她也帶去念京都平安女學校。據說那時女子念書風氣還未開,出洋更聳人聽聞,張太太是女扮男裝坐船出去的。

張鴻圖夫婦喜歡朋友,曾號召大稻埕幾個兼具知識和商業的家庭,在假日聚會,一起到外踏青野餐。無意間,台北組合教會的「原忠雄」牧師參加了他們的遠足野餐,回來後,原忠雄牧師勸誘大家組織家庭聚會,他們才開始信仰基督教,成為組合教會的教友,每個月聚會一次。

台灣在日治前,天主教於十七世紀、十九世紀下半葉分別有西班牙神父登陸傳教。基督教的活動更積極昌盛,南北部的長老教會,分別有馬雅各、馬偕、巴克禮等牧師致力於醫療與教育,設立醫院和學校,讓台灣開始和現代化接軌。

 ▲陳柔縉撰寫《宮前町九十番地》揭開臺灣黑狗兄張超英的故事。 (圖/麥田出版提供)

現在台北市林森北路、麗晶大飯店旁巷內的中華基督教公理堂的教堂,是張超英祖母捐地興建

祖母受洗後,非常虔誠,一週有兩天要到教會活動,還捐地建教會。現在台北市林森北路、麗晶大飯店旁巷內的中華基督教公理堂的教堂,係祖母捐地興建。

我十一歲時,有一次高燒四十一度不退好多天,當時是戰爭末期,物資藥物非常缺乏,祖母和教會的幾位太太,一起到床沿為我祈禱。祖母對上帝說:「上帝,如果你賜福給我孫子,讓他康復,我一定會把他教導成為主的信徒。」

祖母本身的個性,加上受基督教思想與價值的影響,祖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嘜甲人計較」(別跟人家計較)。她常告誡我,我們能給予別人,就是上帝賜福;能讓別人占便宜,表示我們擁有,所以萬事不要計較。祖母這個教誨,我記得非常深,我想,這句話形塑了我大部分的個性,深深影響我一輩子所做的決定。在許多重大的轉折,我知道要為自己永恆的生命價值爭什麼,而絕不是去跟別人爭金錢和位子。

我從小就進教會上主日學,也是受祖母影響。宮前町老家對面,即台泥總公司現址,日治時代是神學院,院內有基督教雙連教會,對我上主日學非常方便。

印象中,小時候的休閒旅遊不少跟教會有關。我們和教會的人最常去新店溪坐船釣魚,搭「屋形船」。這種傳統日式船現在日本各觀光河川上,還常可看見。像東京淺草的柳橋一帶,就停有各色的屋形船。台灣夏天午後有西北雨,冬天有毛毛淫雨,不下雨的季節,常又豔陽高照,這種有屋頂的船,擋雨遮陽,增添河上垂釣行船的樂趣。那時候,新店溪裡到處有香魚。釣起來後,船家會負責烤魚給乘客享用。然後,慢慢划船,順流而下,可抵達艋舺。整個活動非常悠哉,加上平常因事業忙,少到教會禮拜的祖父都不會缺席,那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 陳柔縉撰寫《宮前町九十番地》揭開臺灣黑狗兄張超英的故事。(圖/麥田出版提供)

張超英說:姊姊是祖父母的金孫  我是他們的鑽石孫

祖父母寵愛我是出了名的。我們教會的朋友常說,姊姊是他們的金孫,我是他們的鑽石孫。

我是長孫,爸爸又是獨子,祖父祖母寶貝得要命。記得小時候,佣人每天出門買菜,都會先來問我:「大少爺,今天想吃什麼?」依照我的喜好決定那天的菜色,好像服侍一個小王子似的。

上幼稚園時,我每天由奶媽陪著坐人力車上學。祖母每天讓奶媽隨時帶著十圓,給我當零用錢,我想買玩具、吃糖果,都從十圓支用。

那時奶媽的月薪不過十二圓。一直到中學,情形沒有太大變化,身旁總有奶媽或長輩保護著,要買什麼,開口就有,我根本不知道錢多大多小,能幹什麼用。

我十五歲到香港念書,把祖父給的一、兩千美金鈔票握在手上,有同學瞪大眼珠,叫我趕快把錢收好,我才慢慢摸索出錢的大小。
 

 ▲視張超英文鑽石孫的祖父(右左一)與祖母(前左一)。 (圖/麥田出版提供)

祖父愛孫心切  他可不只是叫人帶我去海邊,他是去基隆買一棟別墅

祖父的疼愛是另一種方式。上小學前,我身體不好,常送醫院,日本醫生診斷為「腺病體質」。祖父非常煩惱,有一次問了醫生該怎麼辦。現代人有許多強身的辦法,做瑜伽或打太極拳等等,在日本統治台灣的時代,承襲十九世紀以來歐洲人治病要跑海邊的觀念,認為到海邊游泳、泡泡鹽水、曬太陽的「海水浴」,非常有療效。所以,我的醫生開給祖父的處方是一句「讓他去海邊學游泳,曬太陽,脫過兩、三次皮後,身體就好了」。

祖父愛孫心切,他可不只是叫人帶我去海邊,他是去基隆買一棟別墅,又買了一艘漁船,僱個漁夫,叫「阿丹仔」,平時捕魚,暑假期間,就負責陪我,教我游泳和釣魚。

 ▲ 陳柔縉撰寫《宮前町九十番地》揭開臺灣黑狗兄張超英的故事。 (圖/麥田出版提供)

 ▲ 陳柔縉撰寫《宮前町九十番地》揭開臺灣黑狗兄張超英的故事。 (圖/麥田出版提供)

弄丟比勞力士還貴的錶(百達翡麗) 祖父只是搖搖頭而已

讀初中時,有一天午後,趁祖父睡午覺,我偷偷戴上他的錶,跑去現在中正紀念堂旁的東門游泳池游泳。東門是台北市第一個公營游泳池,建得頗早,一九二六年啟用之初,就有供四百五十五人使用的置物櫃。下水前,我沒想太多,全身衣物脫光光,錶也拔下來放到櫃子裡。等一出泳池,發現錶不翼而飛了。

事情很嚴重,因為祖父的錶不是普通的手錶,是在香港買的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名錶,比勞力士還高級、還貴。以前,店頭可買到勞力士,卻不一定買得到百達翡麗,買家都經特殊管道,才能買到這種昂貴名錶。弄丟這麼貴的錶,我竟然沒挨罵,祖父只是搖搖頭而已。

以我對祖父的了解,他真的很大方,不會計較金錢得失。對應花的錢,更義無反顧。我在日治時代的《臺灣日日新報》找到報導祖父的新聞。這個報紙是日治時代最具官方色彩的報紙,主體日文,但也有一、兩版是漢文。一九二一年四月七日漢文版有一標題「張聰明氏美舉」,裡頭就說有個姓林的人與我祖父「交遊最厚。近來家事。日形中落。乃張氏能不忘車笠之盟。常寄資周急。竝於去年助其長男入學於臺北師範學校。月給學費若干圓。」

印象中,祖父從來沒罵過我,遇到我行徑很「匪類」時,也只是請我的朋友從旁勸諫而已。

 ▲ 陳柔縉撰寫《宮前町九十番地》揭開臺灣黑狗兄張超英的故事。 (圖/麥田出版提供)

我常常把家裡載煤礦的卡車開出去  一大群人就這麼呼嘯過街

我念成功中學時,祖父為我請一位台大醫學院的學生當家庭教師,他叫王萬居,畢業後在三峽開診所。王萬居有一個青年學生圈子,叫做「杏」,日語發音為「anzu」,主要成員多台大醫學院學生,也有女學生。大家每週聚一次,不是聽古典音樂、討論讀的西方古典文學,就是郊遊踏青,很有文藝青年的氣息。

「杏」俱樂部的成員還有張寬敏,台大醫學院畢業後是台大成形外科教授;蘇培博後來擔任第一銀行總行駐行醫生;楊子謀是華南銀行高級研究員。我很喜歡跟他們玩在一起,到現在還常相往來。

我常常把家裡載煤礦的卡車開出去,他們擠在後頭卡車上,一大群人就這麼呼嘯過街,直驅淡水海邊。游完泳,拐到我家在北投的別墅。以當年的標準,大概「匪類」如現在搞的「轟趴」(Home party)。但實際我們玩的就是跳跳舞,再買一整箱當年很稀奇時髦的汽水,搖一搖,像開香檳一樣,打噴汽水大戰,你噴我,我噴你。等隔天佣人去收拾,汽水留下的糖漬,招來一大堆螞蟻爬滿棉被、枕頭。以前我讀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年輕時的成名小說《太陽的季節》,很有似曾相識之感。

回想起來,祖父母寵我,我青少年時期確實有段輕狂乖張的日子。但幸虧祖父母他們都是溫和慈愛的老人家,不打不罵,我的壞,壞不到哪裡去,不至於喝酒賭博或去跟人家逞凶鬥狠、打架滋事、耍小流氓,就是任性、好玩而已。

張超英年輕時  和未來的日本皇后美智子跳舞

在香港兩年後,日本戰後經濟待甦,邀請香港組織貿易團去,我的祖父和父親都參加了貿易團,我則是抱隨團旅遊的心情,跟到日本去玩。

一到日本,就有祖父他們的朋友建議我留在日本念書。我迷迷糊糊,不知道該主張什麼,就聽從安排,沒回香港的Royden House了。

記得父親告訴過我,你要念書、知道世界,留在日本勝過去美國。日本引進全世界的文化,去神田書街,可以找到全世界語文的字典。日本擅長翻譯,全世界文學都有日文版。

我雖念日本人小學,但初中換讀中文,又到香港念英國人辦的中學,若準備到日本讀大學,恐怕日語能力有落差,所以家人安排我先進東京一個文部省認可,但非體制內的特殊學校「文化學院」,磨練日文。

文化學院是日本大正時期著名的文化重鎮。若要選出影響日本近代教育思潮的十個人物,文化學院院長西村伊(Nishimura Isaku, 1884-1963)必然中選。西村的父親是伊勢神宮附近富有的地主,也是虔誠基督徒。西村從小接受父親西式自由的教育,影響了他一生的作為。一九二一年西村在東京神田駿河台創辦文化學院,標舉自由教育的理想,成為日本文藝界的文化重鎮。

我很想當記者  所以決心去考明治大學

在文化學院,我還學習到一般學校不可能提供的課程。西村伊作享有盛名,每天有小說家、音樂家、雕塑家、各種文化界人士來找他,我經常都有機會在一旁聆聽,一睹當時日本文化界人士的風采,呼吸一點日本戰後文化界的自由氣息。

因為聽說明治大學將會成立新聞學部,我很想當記者,所以決心去考。考試很單純,只考兩科,日文和英文。我的日文不如一般日本人,英文卻強過太多日本學生,截長補短,幸運順利考取明大政經學部。

進了大學 更知道未來世界是英語的世紀

進了大學,更知道未來世界是英語的世紀,另一方面,我隻身在日本,時間多到用不完,所以,夜間還去上智大學,那裡的英文老師全是西方臉孔,我選修了「英文修辭學」,加強英文能力。

在上明智大學上課時,發生一件終身難忘的插曲。上智有一位叫田中耕造的同學,他到上智進修英文,準備留學美國。耕造跟我很要好,經常帶我去他家裡度週末。

耕造的父親田中耕太郎時任最高裁判所的最高裁判長官,相當台灣的最高法院院長。田中先生五十歲才得耕造一子,疼愛有加,愛屋及烏,對我也很親切。田中夫人峰子則是畫家。若田中夫婦週末也在家,我們會一起吃飯,文學、藝術和哲學,天南地北,無所不談。田中家信仰天主教,我雖是基督徒,每逢禮拜天,也入境隨俗,跟他們去東京四谷的天主堂望彌撒。

突然有一天,耕造打電話給我:「我家有個舞會,你要不要來?」

突然有一天,耕造打電話給我:「我家有個舞會,你要不要來?」我當然一口答應。飯田橋的最高裁判長官的官邸雖是木造,但有庭園,占地廣大。舞會設在一個客廳,約二十幾坪大,四個牆邊全排椅子。一進去,舉目望去,在場有三、四十個人,看打扮和舉手投足就知道全是上流社會的年輕男女。日本戰前是階級社會,有所謂的「華族」,封有爵位。上流階級為表現他們的高位子,自然會發展出他們的象徵,日本是連言語方式都可辨別出談話者的階級背景。

舞會中,田中耕太郎夫婦曾經短暫現身,出來向大家致意。多數時間都是我們年輕人自己玩。那時日本年輕人跳舞,只有華爾滋和Foxtrot(狐步舞),Foxtrot 則有快步、慢步之分。

「她不是你的啦!」後來我才知道她是皇太子妃人選

後來,耕造同學本於主人之責,介紹我認識一位叫正田美智子的小姐,說她是日清製粉株式會社社長的千金,讀聖心女子大學。我一聽,倍感親切,換我介紹自己說:「我家正是你家公司的台灣總代理。」因這層關係,美智子坐我隔壁,我們聊了特別多的話,玩很多遊戲,我也邀請她跳舞。耕造卻猛來拉我離開,弄得我一頭霧水。耕造跟我講了一句:「她不是你的啦!」我更迷惑。

後來我才知道田中耕太郎的身分是皇室運營委員會主席,負責幫明仁皇太子尋找適合的皇太子妃人選。舞會即為了這個目的而辦。一九五七年春天,美智子自聖心女子大學英國文學系畢業,隔年底皇室會議就決定皇太子與美智子的婚約。到這個時候,我才知道自己曾經與日後的太子妃,也就是現今的明仁皇后跳過舞。

 ▲  陳柔縉撰寫《宮前町九十番地》揭開臺灣黑狗兄張超英的故事。(圖/麥田出版提供)

本文摘自麥田出版之《宮前町九十番地》

陳柔縉

台灣大學法律系司法組畢業,曾任記者,現為作家、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主要著作有:

1.《總統的親戚》(1999)、

2.《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2005,榮獲聯合報非文學類十大好書、新聞局最佳人文圖書金鼎獎)、

3.《宮前町九十番地》(2006,榮獲中國時報開卷中文創作類十大好書;2016年紀念版)、

4.《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2009,獲頒新聞局非文學類圖書金鼎獎;2016年全新增訂版)、

5.《台灣幸福百事:你想不到的第一次》(2011)、

6.《舊日時光》(2012)、

7.《榮町少年走天下:羅福全回憶錄》(2013)、

8.《廣告表示:老牌子.時髦貨.推銷術,從日本時代廣告看見台灣的摩登生活》(2015)、

9.《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2018,獲Openbook閱讀誌「中文創作類」年度好書獎、鏡文化「華文創作類」年度好書)等書。

 ▲金鼎獎作家,新聞前輩陳柔縉過世,麥田出版在臉書悼念。 (圖/麥田出版臉書)

#怎能不讀書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