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躲不過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醫:「及早診斷,持續治療」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75歲的牧師平時有大量閱讀的習慣,兩年多前開始出現視力模糊的情況,導致書本中央的字模糊不清、線條扭曲,詳細檢查後確診為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經醫師安排接受眼內注射治療,幾次注射後,黃斑部水腫狀況明顯改善,治療迄今也固定回診接受眼部檢查,不僅視力有所進步更重拾熱愛的工作,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65歲以上中老年人失明主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隨著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慢性病控制不佳,黃斑部病變人數逐年提升,而在治療過程中需要的資源,以及國人視力健康方面的負擔,更是不容小覷的問題。

成大醫院眼科部林柏安醫師說明,若將眼睛比喻成一台相機,視網膜便是相機的底片,而位於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則是相機對焦的中心點,負責最重要的中心視力及色覺。隨著年紀增加,黃斑部因退化而受損,便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成大醫院眼科部林柏安醫師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根據是否產生脈絡膜新生血管分為乾性與濕性兩種類型,大部分患者雖為乾性病變,病況較為穩定,但視力依然會逐漸退化;而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由於視網膜下方的脈絡膜產生不正常新生血管,脆弱的新生血管可能滲液或出血,引起黃斑部水腫,造成視力模糊、視線扭曲、中心視力出現黑影,導致視力急速惡化,也造成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眼內注射滴水不漏,持續治療改善黃斑部積水情況

林柏安醫師表示,現今已有多元、有效的治療方式,包括經瞳孔雷射熱療法、光動力療法及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等,醫師進一步指出,國內外大型研究皆證實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治療可有效抑制脈絡膜新生血管生成,使新生血管萎縮,避免視網膜積液增加,同時減少黃斑部水腫,進而改善視力。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時常反覆發作,患者需持續地接受治療。回診時透過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評估黃斑部積水狀況,用以判斷治療的成效;依照患者病況不同,醫師會更進一步安排視網膜螢光攝影(Fluorescein angiography)或循血綠血管攝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以鑑別是否有視網膜或脈絡膜血管灌流異常、小分支的視網膜血管阻塞或是異常滲漏的情況。林柏安醫師強調,其實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關鍵在於「及早診斷、持續治療」,呼籲50歲以上民眾可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自我檢測,當出現方格扭曲、視力模糊應盡快就醫,一旦延誤治療,以致黃斑部結痂時便為時已晚。

醫病眷共同擬定治療策略,避免靈魂之窗惡化

過去病友對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病識感低,加上錯誤的治療迷思,以致於未能及時就醫治療,錯失黃金治療時機。由於每位病友對於黃斑部病變的治療反應不盡相同,在回診及注射頻率也有所不同,林柏安醫師還是鼓勵病友及家屬可以共同參與病情及治療的討論,一同擬定最適合的治療策略,持之以恆的治療與追蹤,醫、病、眷三方一起守護靈魂之窗。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提供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