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會持續清查威權象徵與處置進度,促轉會調查報告指出,最新統計顯示,兩蔣塑像及遺像共計971個,命名空間582處,總計1553處;已完成處置與同意處置者占26.79%,不處置及無規劃「待協商」占54.22%,「未協商」占19%。
▲故總統蔣中正銅像被視為是威權象徵。(圖/翻攝自政大官網)
行政院促轉會在官網發布的「任務推動及調查成果報告書」指出,促轉會於108年7月行文各中央政府機關及地方縣市政府,請求協助清查轄下位於公共建築或場所的蔣中正、蔣經國塑像和遺像及紀念兩蔣命名空間;之後分別於109年5月及8月、110年3月函請各機關提供最新處置進度。
促轉會指出,110年3月最新處置進度追蹤統計結果顯示,兩蔣塑像及遺像共計971個,命名空間582處,總計為1553個/處。
促轉會表示,平均每一縣市內仍有70個威權統治者象徵樹立在公共空間,若以台灣國土面積換算,則每20餘平方公里即有1個威權統治者象徵。
促轉會統計,已完成處置與同意處置者占總數26.79%;不處置及無規劃「待協商」者,占總數54.22%;而「未協商」者占19%。
促轉會報告指出,最積極處置的中央部會為財政部、法務部、勞動部、衛福部及海委會,雖然轄管數量不多,但已全部完成移除;立法院、考試院兩院,以及交通部,已移除及已同意處置者已達百分之百。
相較於109年8月的進度,促轉會說,國防部至110年3月止已同意處置者有65處,處置進度推進至25%;退輔會則從1.52%升至9.09%;教育部處置進度由3.23%僅增進至9.49%。
促轉會指出,地方縣市政府處置進度,最積極處置前三者為,新竹市處置進度為73.68%,屏東縣64.81%,新竹縣57.41%;台北市、新北市雖然已同意處置的個案略有些微增加,但截至目前為止尚未移除任何一座威權統治者塑像。
促轉會表示,威權遺緒根深蒂固,使得威權統治者象徵處置推動不易;有些地方的威權象徵與傳統信仰或風水堪輿結合,被賦予某種「神聖」地位。例如,台灣電力公司大甲溪發電廠,德基分廠內的蔣中正銅像在發包移除前,承包廠商先至銅像前擲筊,並舉辦銅像卸除祈福法會後,才動工拆除;也有一些地方將銅像神格化,認為塑像具有除災擋煞功能,可以降低附近交通事故。
另外,促轉會報告也指出,中央部會以國防部、退輔會及教育部轄下權管的威權象徵數量最多,目前處置進度也較為緩慢。
促轉會說,解嚴後國軍雖恪守行政中立及軍隊國家化原則,但在精神上仍受到「效忠領袖」的意識形態所影響,並未翻轉在軍事體系中長久存在的蔣中正家父長權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