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方/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秋高氣爽,適合走出家門,參加親近大自然的活動,不過十月中旬一場的午後大雨,溪水瞬間暴漲,結果導致6名大人小孩不幸罹難的憾事,令人不忍!筆者是喜愛走入自然的一員,經常親近山道、健行步道與秘境,兩年前,有幾位健行登山會的資深前輩接受訪問,他們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描繪親近自然活動的態度,必須戒慎恐懼,瞭解大自然的變化,同時有備無患,才能從容出門、平安回家。
●報名活動前
問問適合自己嗎?
親近自然活動非常多元,登山、健走、溯溪、森林遊樂、探索秘境、騎自行車、露營等,每一項親近大自然的活動都有等級、特色之分,無論是自行參加,或家人、朋友替你報名,在看到活動簡介時,一定要問問自己適合嗎?像登山、健走步道的活動,有分休閒、健腳及山友三級,報名之前,必須先行瞭解是哪一個單位舉辦?是哪一種等級?往返行程時間?有多人參加?以及個人體況是否適合參加嗎?
●活動出發前
確認身心、裝備無礙?
確認身體狀態非常重要,如果有血壓、血糖不穩定,或有感冒、頭暈、腹痛、經痛等問題,最好在家休息,不要勉強出遊,避免活動中,身體出現難以承受的痛,影響他人親近大自然的權益。
氣象預報有注意嗎?
氣象預報攸關自然活動是否能夠順利完成,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覺性,如果氣象局已經發佈天氣會改變的預報,必須嚴加研判天候對於活動的干擾程度,只要干擾比例及風險高於自己的承受範圍,最好先行取消,延後前往,不要拿生命開玩笑。
確認裝備準備齊全了嗎?
出門在外,不像在家的方便,所以親近自然活動的裝備必須準備妥當,出發前要充分檢查,避免發生「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憾事。
食物及飲品:乾糧,甜食、能量食品、水果、飲水等。
保暖物品:帽子、圍巾、透氣衣襪、發燒衣、防風衣、防濕(潮)品(雨衣、雨鞋、塑膠袋塑膠墊等)。
指示物品:指北針、頭燈或手電筒、備用電池、哨子、地圖、繩子。
藥物品:擦傷藥、蚊蟲叮咬藥、腹瀉藥及個人藥物。
▲(圖/翻攝自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活動進行中
最佳活動時間有沒有掌握?
任何一場親近大自然的活動,都必須要掌握最佳活動時間。以淺山為例,最適合上午八點出發,天氣不會太熱,下午3點以前返抵家門,天色也不會太晚。
活動期間有吃飽嗎?
戶外活動是要靠體力,一定要吃飽,避免體能不足變成軟腳蝦,影響整個活動行程。筆者就有一次登高前,早餐吃得不夠,僅喝了一盒牛奶,沒有吃任何澱粉類食物就開拔,結果體力盡失,硬是被山友分批攙扶下山,這是不良示範,必須提醒 及叮嚀。
有預留休息時間?
戶外活動期間,一定要留下休息時間,才不會讓身體筋疲力盡,降低意外發生。
靜觀天候變化,有當機立斷?
天氣說變就變,山上與山下的氣候不同、上游與下游的溪流變化差異很大,一定要靜觀天候變化,只要察覺有異狀,就應做好回程準備,安全第一。
●回程時的善後處理
火苗滅了嗎?
必須謹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災禍,2021年5月中央山脈八通關杜鵑營地爆發森林大火,就是擅自點火準備早餐,不慎引燃火災,所以回程前必須妥善撲滅火苗,確定不會一絲絲的火花再行離開。
垃圾帶走了嗎?
「只留足跡,不留垃圾」的態度很重要,任何果皮、衛生紙、煙蒂、糖果紙等垃圾,一定要清理完畢,裝進清潔袋中,跟著你的足跡帶下山,丟棄在指定的垃圾置放處,才能讓大自然永保美麗、乾淨、清新!
延伸閱讀>>>
美FDA提供全新食鹽指南
https://reurl.cc/43lk9j
學童COVID疫苗Q&A
https://reurl.cc/aNXp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