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世凱/台北報導
「好想拿金牌!」今年夏天的東奧會場上,這句話幾乎揪緊所有台灣人的心。當時淚灑運動場並為那句話增添可歌可泣色彩的楊勇緯,是台灣運動史上首位在奧運賽場上奪牌的柔道選手。年僅24歲卻展現超乎常人意志力的他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獲得銀牌。然而很少人知道,在巨大的光環與榮耀背後,是由無數的汗水與淚水堆砌而成,他手上積滿的厚繭即為見證。
▲「柔道男神」楊勇緯夢想奪下金牌,因而在奧運會場淚崩。 (圖/翻攝自楊勇緯IG)
羅曼羅蘭曾說,「沒有志向的青年,就像斷線的風箏,只會在空中東搖西晃,最後必然喪失前程。」楊勇緯似乎比多數同年人,甚至是成年人更早領略這句話的意涵。國小六年級時,他便清楚立下志向,並用一生的時間追求柔道的夢想。楊勇緯回憶道,當看到自己的成績一次次進步時,他便在柔道場上找到了屬於他的成就感與歸屬感,也更加篤定柔道是一生的志業。
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楊勇緯自然也比同齡少年來得早熟。訪談過程中,大家對他不疾不徐的談吐、井井有條的思維印象深刻,一點也沒有該屬於這個年紀的青澀懵懂,實在讓人很難相信眼前這位大男孩只有24歲而已。
▲楊勇緯散發早熟氛圍,全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 (圖/《Esquire 君子》提供)
自小家境並不富裕的楊勇緯,從小便看著父母奔波籌措學費的背影。為了不讓爸媽擔心,每逢遭遇委屈或酸楚時,他都選擇自己面對,間接造就他早熟的性格。楊勇緯笑稱,父親自小便灌輸他許多觀念,讓他能比其他同齡孩童思考地更多更遠,稱其父親是他人生中第一位教練也不為過。而不論是待人處事,還是面對柔道的態度,都形塑了楊勇緯越發強大的內心。家庭帶來的愛與支持,不僅成為楊勇緯訓練柔道最重要的養分;家人一路以來的陪伴與義無反顧的支持,都讓楊勇緯更有底氣地往前衝。
不過,家庭支持只是給了他的柔道打下基礎,真正讓他脫胎換骨並重新認知自我,便是到日本移地訓練、備戰東奧的那段日子。獨自在異地奮鬥,很容易感受孤獨,卻也意外讓楊勇緯有時間與機會傾聽內在的聲音。他十分清楚,身處陌生環境唯有自己可以依靠,「如果現在就被打敗,又有誰能扶你起來?」也因此,唯有先深入認知自我,才能更加理解自己究竟需要什麼,進而掌握訓練步調。
▲楊勇緯分享柔道訓練過程中的心境。(圖/《Esquire 君子》提供)
在日本移地訓練期間,楊勇緯更加理解到柔道精神所闡述的「精力善用」與「自他共榮」的意義。「精力善用」意旨將自身所學發揮到極致;「自他共榮」代表的是與對手共同進步與成長。對楊勇緯來說,他在日本雖以外國人身分參與訓練,但日本選手卻願意傾囊相授,把他當自家人對待,一路上彼此切磋與扶持,讓楊勇緯特別感動,也真正讓楊勇緯意識到「精力善用」與「自他共榮」所傳遞的意涵。在本次東奧上,最讓楊勇緯感動的經歷,正是在金牌戰對上日本選手「高藤直壽」的那場賽事。他回憶道,比賽前曾與他一同訓練的日本選手沒有為本國選手加油,而是選擇替自己打氣,當下那份感動,迄今回想起來依舊激動不已。
從家庭談論到賽場,從台灣成長經驗分享到日本的移地訓練,這些過程都與「心」脫離不了關係,無論是心態上的建立,抑或是心境上的轉變,「心的鍛鍊」是楊勇緯終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標。楊勇緯坦言,任誰終其一生也很難學會柔道的所有技巧,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柔道,從「心」出發、傾聽自己的聲音,才能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
但心的鍛鍊談何容易,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無論是「精力善用,自他共榮」的柔道基本精神,還是楊勇緯的「心的鍛鍊」,都可以套用在多數人的生活中。期望我們能不斷從自我對話中感受與學習,強健自我與內心,用最好、最認真的態度迎向每天的挑戰。
▲楊勇緯希望下屆奧運能夠達成奪金目標。 (圖/《Esquire 君子》提供)
談及未來,楊勇緯表示會永遠將柔道放在第一位。他將短中期的目標專注於全大運與亞運比賽上;而長期的目標,則放眼下屆巴黎奧運。話雖如此,我們可以充分感受他並未將個人名利看得比柔道還要重,無論從哪個層面看來,推廣柔道運動才是他畢生志向所在。他坦言,退役之後他會轉往幕後,以教練身分繼續陪伴更多柔道選手登上國際賽場。柔道對楊勇緯來說,早已內化為一種精神。
訪談最後,楊勇緯回憶東奧奪得銀牌後的心情,「其實當下悲喜交加,遺憾自己沒奪得金牌,辜負了大家的期待,但同時也很感動,有種終於成功征服運動員最高殿堂的激動感。」對他來說,銀牌也許正是生命最好的安排,不僅讓他還有空間繼續成長進步,也可虛心正視自己仍有的不足,然後迎向下一階段的挑戰。倘若下一屆奧運還是沒有奪金該如何?只見楊勇緯淡定地表示,「那也沒關係;只要自己拼盡全力,將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那麼失敗也沒關係,看到自己的進步,那就是最大的收穫。」
由不同故事、汗水與傷痕所結合,楊勇緯獨一無二的青春,不僅帶他走過迷茫,也挺過孤獨。柔道在楊勇緯的生命裡已成精神象徵,是他認識自己與世界最好的媒介,同時也讓他在其中充分感受生命的孤獨與美好。哪天若楊勇緯淡出公眾視野,那麼他也一定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論是退居幕後成為教練,或是繼續陪伴更多新血征戰沙場,只有愛與他的柔道,會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