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佳萱、李文勝/台北報導
目前醫學系學生是讀6年,但前4年幾乎都以校內課程為主,一些臨床操作也是挑「假人」來練習,不會對真實病患動刀,真正可以入院實習,要等到5-6年級,不同科別有差,但基礎問診、換藥這些都可以試試,也可以做「侵入性」醫療行為,前提是主治醫師一定在旁邊盯,不可能丟給學生自己來,而且所有成敗由主治醫師負責。
▲醫學系學生前4年,臨床操作只能挑「假人」來練習,不會對真的病患動刀。
緊急狀況,醫護每個動作都關係到病患生命安全,但成大爆出大二學生動刀,幫忙做縫合爭議,而一般醫學系課程規劃,至少要到5、6年級才符合資格。
林口長庚副院長簡榮南:「我們大部分都會先跟病人講,這個臨床老師會監督得很厲害,譬如說光是要放一個鼻胃管,或是導尿管,老師就站旁邊,不行就馬上接手。」
▲正常醫學院生5、6年級才可操作侵入性醫療行為,但前提是主治醫師得在旁邊盯。
事先告知很重要,讓患者和家屬放心,以醫學系學生來說,1-4年級,基本上會以學校課程為主,即便有簡單實習,也是多看多聽不動手,練習對象挑假人,而非真實病患;5、6年級可以入院實習,包括基礎的問診、換藥,甚至操作侵入性醫療行為,前提是主治醫師得在旁邊盯。
林口長庚副院長簡榮南:「(假如)他在假人的縫合都做得很好,開刀他會跟著進手術房,(表現)都不錯的時候,有時候老師會縫合要關刀的時候,縫縫縫,剩幾個針讓他試看看。」
住院醫師:「其實縫這個香蕉也沒那麼簡單。」
▲學生會先以香蕉皮練習縫合,因為一針一線都關乎人命。
拿香蕉皮練習,一針一線都關乎人命,好不容易。任何醫療行為都會評估學生能力、分等級,不可能一下子就讓實習醫學生自己來。
▲醫師得經過層層訓練,才有機會在手術台上動刀。
新光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張益誠:「自己來的話,造成一些不可彌補的傷害,那就麻煩了欸。成敗由主治醫師負責,簡單講就是這樣子,你這個是要保護病人的安全,不能因為學習妨害到病人的權益。」
外科手術難度高,醫師縫合穩定度很重要,得經過層層訓練,見習、實習,才有機會在手術台上動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