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日前公佈最新審議結果,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11月18日共審議38案,其中2件與疫苗相關,1件無法確定,補償金額共6萬5千元。對此,指揮中心今(30)日表示,本次審議結果判定有2案和AZ有關,另有一案接種AZ後被診斷為多發性神經病變,症狀仍無法確定與接種AZ的關聯性,核予救濟金新台幣5萬元。
▲莊人祥回應接種受害救濟狀況。(圖/指揮中心提供)
疾管署公布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最新審議結果,11月18日開會共審議38案,其中27例接種後死亡個案(包括26例AZ、1例莫德納),全數判定與疫苗無關,不予救濟。另外11案包括8例AZ、2例莫德納、1例高端,其中3人獲得救濟,皆是施AZ,原因包括肢體腫脹、急性過敏、多發性神經炎,以多發性神經炎核予救濟金5萬元為最高。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說明,本次審議結果判定有2例和AZ有關,其中1案是判定個案極度肢體腫脹症狀與接種AZ相關,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8條第1項及其附表其他不良反應給付規定,核予救濟金新台幣1萬元;第二案判定個案急性過敏症狀與接種AZ相關,核予救濟金新台幣5000元。
另有一例個案,則是接種AZ隔天發燒及眼睛腫脹,經診斷為多發性神經病變,但住院中實驗室檢查、神經生理檢查、腦部及脊椎磁振造影檢驗報告皆無明顯異常,僅視覺誘發電位檢查報告顯示左眼潛值輕微延長,經過判定,並無客觀身體診察或實驗室檢查佐證確有受害事實,但症狀仍無法確定與接種AZ的關聯性,核予救濟金新台幣5萬元。
不過,媒體上午時問到,有專家認為疫苗救濟條件過於嚴苛,應該予以放寬?陳時中表示,審議辦法中有規定,從實驗室或臨床、科學實證相關等,來做綜合判斷。臨床與實驗室檢查,不支持的相關性、或科學實證不支持的相關性,規定相當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