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低溫來襲,「溫差」成為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今(26)日至週二清晨受到強烈冷空氣影響,各地偏冷,中央氣象局針對台北市、新北市及金門縣發布橙色燈號,局部地區恐出現10度以下低溫。氣溫驟降,又來到了心臟病的好發季節,醫師提醒,泡溫泉、運動、清晨起床等會讓身體瞬間遭遇劇烈溫差的行為,都可能誘發心肌梗塞。
心臟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最為人熟知的心肌梗塞常是害人猝死的主因。我們的心臟被3條冠狀動脈圍繞,若其中1條血管內部堆積脂肪等異物,使血管失去彈性或管壁變厚變硬,血管就可能發生阻塞。一旦血流受阻,心臟便會缺氧、缺血,當心臟肌肉因此受損,就稱為心肌梗塞。
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袁明琦指出,心肌梗塞好發於冬天,原因在於下列行為容易導致心血管收縮:泡湯(急遽溫差)、運動、情緒刺激。甚至從溫暖的被窩起身,冷空氣瞬間撲上身,也可能引發心肌梗塞。
袁明琦透露,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50歲以上男性、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者、肥胖人士、油膩飲食者、過勞者等。他提醒國人,無論從事甚麼活動,儘量不要讓身體承受急遽的「冷→熱」或「熱→冷」,避免溫度起伏增加發作的風險。
心肌梗塞的徵兆有哪些?袁明琦表示,如果你在上述高危險群之列,且左前胸出現「宛如被石塊壓住」的悶痛,不要懷疑,極有可能是心血管的病變,應儘快就醫。袁明琦提醒,不見得每次心肌梗塞發作都會產生典型的胸痛或胸悶,隨著血管中病變位置差異,痛感可以從胸部擴散至肩膀、手臂、下巴、上腹部等部位,因表現多樣化,一時很難判斷,建議民眾保持警覺。
許多民眾喜歡在冬天大啖薑母鴨、羊肉爐、麻辣鍋,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叮嚀,這些鍋物隱藏高鹽陷阱,湯汁和醬料含有大量的鈉,一旦吃多,滿足了味蕾卻加重心血管的負擔;糖友、慢性腎臟病友也要避免高普林飲食(如紅肉、海鮮、內臟);鍋物愛好者可能覺得無蝦不歡,慢性病患還是儘量別吃蝦頭,因為膽固醇較高。
對三高患者來說,冬天除了吃鍋要忌口,泡湯也要循序漸進,留意溫差,避免在寒冷天氣中一下子「噗通」跳進湯池。郭志東建議可以讓雙腳先入池,待身體適應水溫後再慢慢浸入,出湯池也是一樣的道理。泡湯時也要適時補充水分,避免泡太久,否則容易暈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