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20多歲男腹痛拉肚子數月 竟是大腸癌末!醫曝「癌警訊」

記者張雅筑/台中報導

年僅20幾歲的男子,腹痛、腹瀉多個月,經診所醫師轉診到大醫院檢查後,竟確診大腸癌第四期。(示意圖,非當事人/資料這)

▲年僅20幾歲的男子,腹痛、腹瀉多個月,經診所醫師轉診到大醫院檢查後,竟確診大腸癌第四期。(示意圖,非當事人/資料這)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是國內發生人數前幾名的癌症,每年約有逾5千名大腸癌患者過世。雖然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民眾,但年輕人也不可輕忽,因近日兒科醫師唐子涵在看診時,直覺腹瀉多個月未好的20幾歲年輕患者「不對勁」,掃腹部超音波發現肝臟長了很多顆病灶,連忙幫他開轉診單到大醫院。事後追蹤,這名患者確定是大腸癌第四期,無法手術只能接受化療。

很多疾病不是年紀輕就不會找上門,在台中就出現一實例。兒科醫師唐子涵在臉書上分享讓她覺得很難過的案例,因一般30歲以下大腸癌的機率不高,但自己卻碰上年僅20幾歲就確診的,讓她除了不捨外,也將相關大腸癌資訊分享出來,盼這些衛教可以提供民眾幫助。

唐子涵醫師替患者掃腹部超音波,發現其肝臟長了很多顆hypoechoic lesions(低迴音的病灶)。(圖/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授權提供)

▼▲唐子涵醫師替患者掃腹部超音波,發現其肝臟長了很多顆hypoechoic lesions(低迴音的病灶)。(圖/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授權提供)

唐子涵醫師替患者掃腹部超音波,發現其肝臟長了很多顆hypoechoic lesions(低迴音的病灶)。(圖/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授權提供)

談及這起案例,唐子涵表示,這名患者是20幾歲的青年,因反覆腹瀉、下腹痛好幾個月,去診所和大醫院看診多次、吃藥都沒明顯改善,加上合併食慾下降、腹脹、噁心感、常常有便意卻又大不出來等,讓她直覺應該做更進一步的檢查,所以替患者掃腹部超音波。透過腹部超音波,果真看出異狀,唐子涵發現患者肝臟長了很多顆hypoechoic lesions(低迴音的病灶),但因肝臟的病灶還是建議做切片等病理報告或進一步做電腦斷層等才有辦法分辨原因,所以她二話不說替病人開轉診單到大醫院,建議做更進一步的檢查。

事後追蹤這名患者的後續,除了透過電腦斷層一樣看到肝臟長了很多顆病灶,還透過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大腸有一顆很大的腫瘤,「最後病理報告確定是大腸癌,核醫顯示多發性轉移,最後病人確診為大腸癌第四期,也沒辦法手術只能接受化療。」唐子涵醫師表示,患者自己也很驚訝、不可置信,以為只是單純的腹瀉,沒想到竟變得這麼嚴重。

針對大腸癌,唐子涵醫師也提供專業知識和Q&A供民眾參考,整理如下:

一、有哪些症狀要小心是不是大腸癌?

大腸癌初期常常沒有症狀!!一般有症狀可能都已經二、三期了

1、排便型態改變或直徑改變,如:變得腹瀉、或便秘、便量變少或大便變細、變水狀都有可能。

2、排便出現血絲或黏液。

3、不規則腹痛或絞痛。

4、裏急後重,常常有便意但去上廁所又大不出來或常常有解不乾淨的感覺。

5、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6、不明原因貧血、容易疲倦。

7、腹部出現不明腫塊。

二、有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呢?

1、有家族史者。

2、50至85歲是好發年齡。

3、愛吃紅肉、加工食品、燒烤、油炸、高脂肪低纖維飲食,不愛吃蔬菜水果者。

4、三高患者。

5、肥胖、缺乏運動者。

6、吸菸、喝酒者。

7、長時間罹患潰瘍性大腸炎或克隆氏症患者。

三、那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呢?

1、健康飲食,多吃全穀類、蔬菜水果、減少加工食品、紅肉、燒烤、油炸之物。

2、規律運動,促進排便。

3、體重控制,肥胖增加罹癌的風險。

4、避免菸酒。

5、定期篩檢:50歲以上國健署補助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會進一步排大腸鏡檢查。任何疾病都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後最好。初期大腸癌患者五年存活率可高達90%。

✎本篇報導經唐子涵醫師授權,欲閱讀全文請點選《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臉書粉專:https://reurl.cc/EpK63k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