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胃癌原因須留意八大可能因子。(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胃癌除可透過手術、化療、放療與標靶方式治療外,現也有免疫治療的選擇。醫師與患者現身說法,呼籲病患勿放棄治療。(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您有長期腹痛的情況嗎?小心肝胃出現問題。57歲的許先生近年常感到腹部悶痛與不適,肚子餓會痛、吃飽也痛,服用胃藥後疼痛感稍舒緩而不以為意,雖2019年曾就醫發現是胃癌零期,但僅觀察未治療,直到2020年8月腹痛難耐就醫照胃鏡等檢查後,竟發現已快速變為胃癌晚期並合併肝轉移,體重更陸續掉了10公斤!所幸經台北榮總醫師緊急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後,後續接受術後藥物等治療與定期回診,目前已恢復過往活力,更重拾熱愛的羽球。
其實,胃癌的發生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高醫大附醫內科教授暨國衛院癌研所特聘研究員教授陳立宗表示,據國健署201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胃癌已蟬聯國人十大癌症逾20年,雖發生人數僅排名第九,但死亡人數卻是第六名,致死率不容小覷,且近來更有年輕化趨勢。
陳立宗說,胃癌與民眾生活作息有關,可分為八大因子,包括老化、性別、家族史、幽門螺旋桿菌、飲食習慣不良、食物保存不當、從動過胃部手術、有抽菸喝酒習慣等。其中,老化、幽門螺旋桿菌與飲食習慣不良為亞洲胃癌致病主因,像是常吃燒烤或醃製物者,或蔬果攝取不足、缺乏維生素C的人,發生胃癌機率較高;國際癌症研究組織也已將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質,胃部若受其感染,會造成胃炎,感染持續恐破壞胃表層細胞而發展為胃癌前期;也有研究指出。中老年人的胃癌發生率增加。但因胃癌發現時患者癌細胞多已擴散,所以延長存活期、延緩疾病惡化成為關鍵。
收治許先生的北榮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表示,過往治療晚期胃癌方式多為透過手術、化療、放療與標靶來直接攻擊癌細胞,不過現也有免疫治療的選擇,免疫治療是經由喚醒自身免疫力,透過免疫系統加以攻擊或消滅癌細胞,來延長患者生命。
他說,目前已有免疫藥物核准用於晚期胃癌治療,除可在第三線使用外,亦能在第一線與傳統化療藥物合併使用,且經臨床研究證實,相對於單用化療的7個月、手術切除的3.9個月來說,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有望使更多患者受惠,可與醫師進一步討論免疫治療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