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蚊子專門吸人類或動物的血液為生,古人認為,如果叮咬的蚊子足夠多的話,會把一個人的血都吸乾,達到殺人的目的。因此,「蚊刑」顧名思義,就是用蚊子叮,讓人在一種慘虐的嗜咬中痛苦死去。如果受刑者熬過一夜,還命大不死,就意味著無罪,當場就放生。
▲ 「蚊刑」顧名思義,就是用蚊子叮,讓人在一種慘虐的嗜咬中痛苦死去。(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蚊刑起源於春秋戰國的齊桓公,齊桓公某天躺在床上睡午覺,看到蚊帳外的蚊子飛來飛去,他不禁腦洞大開,並感嘆道,「老百姓都豐衣足食了,可這些蚊子還餓著,我對不起它們啊!」於是命人將放蚊子進來,吸自己的血。
齊桓公仔細觀察後發現,有些蚊子吸一口血,就飛走了安然無事;而有些蚊子很貪婪,吸一口還拼命地吮第二口、第三口,最後不是被一巴掌拍死,就是漲破肚子而死。後來管仲建議,給那些貪腐嚴重的官員處以「蚊刑」,齊桓公覺得這個想法很新鮮,於是滿口答應。
▲ 「蚊刑」就是把受刑的人衣服都脫光、捆好,讓蚊子咬上一夜。(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於是,齊桓公將兩位即將問斬的貪腐犯人,全身的衣服脫光光,帶到蚊蟲密集的樹林中,或者用船帶到蚊蟲多的水面上,讓蚊蟲「飽餐」一頓。一夜過後,兩個人身上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蚊子,血已被蚊子吸乾,像兩具刷了黑漆的雕像。百姓們拍手稱快,紛紛指責,「這種寄生蟲,就應該去餵蚊子」。
因此,人被叮咬過程中的痛苦程度可想而知,因爲人被綁著,又不能趕蚊子又不能撓痒痒,最後只能活活被「折磨」而死,還不如砍頭來得痛快。齊桓公自上而下的官員都不敢貪腐奢靡,一個勤儉節約、秩序井然的國家展現在歷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