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元宵節家家戶戶懸掛點亮燈籠,象徵新的一年前程光明。(圖/翻攝自Pixabay)
明天是元宵節,也是春節後第一個重要節日,過完元宵等於過完年!依傳統,民眾這一天要點彩燈慶賀,有許多傳統習俗流傳,也有不少講究要注意。專家分享元宵節傳統習俗,包括 「亮1燈、吃2樣、走3橋」,尊重老傳統,就能祈求新的一年好運連連。
元宵節又叫做「上元節」或「燈節」,是個以燈為主的節日。所以在正月15日這一晚,除了賞燈、猜燈謎、耍龍燈外,家家戶戶都會懸掛點亮的燈籠。現今,民眾只需要把家中的燈保留一盞24小時不關就可以,這也就是「亮1燈」。因為燈可傳遞吉祥與歡樂,象徵新的一年前程光明。此外,在泉州方言中,「燈」和「丁」同音,「出燈」同於「出丁」,寓意人丁興旺、子孫滿堂。
▲元宵北方較為常見。(北市政府漁業處提供)
元宵節的「吃2樣」則是南北各異!元宵是中國傳統小吃其中一種,「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以北方較常見。北方元宵內餡甜的居多,通常以白糖、豆沙、黑芝麻、核桃仁、果仁、山楂、棗泥等為餡,將內餡揉成團在糯米粉中反覆滾圓到大小合適,也稱為「滾元宵」。元宵表面乾燥鬆軟,可水煮、油炸、蒸食,也可以加酒釀、白糖、桂花煮食,有團圓美滿的意思。
南方人傳統在這一天則是「吃湯圓」,為全家人求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美好寓意。南方湯圓是用糯米粉加水搓成粉團,再把餡料包進去,接著搓成圓球。湯圓餡料口味豐富多樣,甜、鹹、辣都有,煮好的湯圓暖暖、甜甜、沙沙、糯糯,還能溫暖脾胃、抵禦春寒。
▲南方主要是吃湯圓。(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元宵節「走3橋」是源自唐朝長安的民間風俗,俗諺說,「元宵夜走三橋,上橋走走,萬病無有……」江南地區還有「走三橋」的古老習俗,據說可治病強身、抖去晦氣。古時婦女受到各種禮教束縛,平時不能隨意外出拋頭露面,但元宵節晚上卻是例外。婦女們會成群結伴,步行來往數橋之間,直到走過第三橋,完成走三橋的儀式。這個儀式流傳至今,「走三橋」逐漸演變為家庭祈福的民間習俗。
專家說,正月十五是隆重的傳統佳節,各地都會舉行慶祝活動,有些民俗傳統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都是老一輩人為了在新的一年有好兆頭,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