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編輯陳怡潔/台北報導
▲ 民進黨舉辦俄烏及台海情勢座談會,(前)羅致政、(中)譚耀南(後)蘇紫雲。(圖/民進黨國際部提供)
俄烏戰爭開戰至今已第15天,民進黨國際部今(10)日舉行「俄烏變局下的台海情勢」座談會,兩岸政策協會理事長譚耀南理事長認為,以俄烏局勢看台灣,對台灣而言,自我防衛的國民意識相當重要,和平不是乞求而來,和平是堅持自身實力、建立自身防衛能力才能阻卻戰爭的發生。
立法委員、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羅致政表示,目前的俄烏情勢是檢視國內國防政策非常好的時機,目前立法院在關於教召、兵役制度及國防預算也都有更多的討論,顯示台灣民眾對國防議題的重視有所提升。另外,美國的軍事重點仍然在印太地區,而俄烏情勢也可以作為北京對台海局勢的借鏡,中國目前對台灣訴諸最後手段的可能性較低。
軍事專家、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指出,中國公布之國防預算較 2021 年增加 7.1%。相對而言,台灣的國防預算雖微幅增加,但總額仍不足。烏克蘭是歐洲民主防衛的最前線,台灣則是印太民主最前線,但台灣較為幸運,地緣政治、戰場環境都比烏克蘭優越。
譚耀南則表示,俄烏情勢的本質並非美俄對抗,而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俄羅斯的對抗,勿錯誤解讀。而中國的處境相對尷尬,中國民眾是比較支持俄羅斯的,習近平對於俄烏情勢干預的力道,也取決於黨內反習勢力是否高漲。中國很難在烏克蘭議題上達成和美國的交換,中美的關係會稍微緩解但本質上不會改變。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指出,美國戰略重心仍在印太地區遏阻中國且其情報與狀況感知能力(situation awareness)最精準也最即時,所以美國還是非常值得信任的盟友。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呼籲,台灣民眾必須了解各大俄烏情勢的謬誤,切勿受錯假訊息來影響而合理化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