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尚毅
台南國際蘭展盛大開幕,身為台南人,對家鄉的花卉產業能夠打入世界,盤據一席之地,相信替家鄉增添不少榮光。而同時作為一名生科系畢業的學生,看到台南的分子育種技術日益成熟,更令人欽佩花農跟業者不斷追求突破的努力,方才有今日的外銷的好成績。
常見的花卉種植、配種的傳統方法,是人工授粉的雜交,但要應用在蘭花上,則有先天的限制。原因是不同屬的蘭花之間,存在雜交親和性低的問題,因此極高比例的組合之花粉無法與胚珠順利授精,導致果莢提早黃化脫落。抑或是即便成功授粉,乃至於到初期的胚芽培養成功,但卻無法使胚繼續分化與發育等問題。最後面臨開不了花,無法上市,早期利用傳統方法種植蘭花的農民常血本無歸。
▲▼最近很紅的「烏克蘭」蘭花,許多人誤會是新品種,其實是用新技術「奈米暈染」所製成的效果(圖/作者提供)
即便雜交成功,利用人工授粉的花卉,仍沒有辦法精準控制花色、花徑,還可能因為混種雜交,導致後代香味減弱,嚴重者也可能失去生殖功能,無法繼續種植繁衍。這些因素,使得投資蘭花產業,需面臨產量不穩,品管制不易之況,造成市場供需不穩。
不過,在地方政府、中央單位和研究機構的支持下,蘭花栽植技術有了嶄新的重大突破。以成功大學的蘭花研發中心為例,他們陸續協助農民建置蘭花基因資料庫,甚至於2015年將姬蝴蝶蘭 (Phalaenopsis equestris)的全基因體解碼,至目前以蒐集共10種蘭花的基因資料庫。
爾後,培育蘭花便可以利用「分子育種」方式,直接透過基因型態控制花形、花色及花香等花卉特徵。簡言之,可由基因轉殖技術取出蘭花的特徵,以創造出原來種、屬內未有的新性狀。舉例而言,若原生種的花卉缺乏生成藍色色素的基因,利用基因轉殖將別種花卉的基因摻入,是改變花色新穎手段。
除了透過分子育種,也有生技公司推出「奈米暈染」的方法,直接把蘭花變成畫布,在花瓣上噴塗出一幅畫,能做更精緻的客製化服務,還能藉由染料保護花卉、延長花期。像是噴塗上藍黃兩色,藉以展現台灣「蘭」支持「烏克蘭」之意,既呈現台灣優異的生物技術成果,也讓世界看見台灣。
此外,台南後壁區的「臺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對促進整體蘭花產業的發展,也發揮關鍵的影響力。這座由市府斥資興建的園區,不僅提供技術創新、育種創新等多項協助,以匯聚成南臺灣花卉產業相關聚落,也是我國舉辦大型蘭展的重要場所。以盼將來,台南除了有南科半導產業體聚落外,目前年產值高達20億的後壁蘭花生技,也可望成為農業生技的重要重鎮。
當然在疫情籠罩之下,市政府用最嚴謹的防疫規格辦理蘭展,相信能鼓舞民心士氣,也激勵了不少的野者,甚至用優異的技術聯結重大國際議題,展現台灣人團結挺烏克蘭的精神,相當不容易。除了要感謝市府對蘭花產業的重視和支持,也肯定黃偉哲市長團隊的努力,爭取到2025亞太國際蘭展主辦權,讓我國先進的生物科技工法,能繼續為國際看見、持續爭取外銷佳績。
《作者簡介》林尚毅,畢業於生物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