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5歲的晴晴(化名)從事辦公室行政工作,近日發現頭皮出現一些銀色脫屑。起初以為是頭皮屑而不以為意,過段時間後頭皮甚至出現紅疹。前往皮膚科檢查,經醫師詳細問診,發現晴晴除了頭皮脫屑問題外,腳趾還腫如香腸,轉診至風濕過敏免疫科檢查後,確診為「乾癬性關節炎」。一開始先使用口服消炎藥合併免疫調節劑治療,半年後症狀仍沒有改善,在醫師建議下,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治療後,腳趾腫痛消散不少、緊繃的關節獲得紓緩,頭皮脫屑也逐漸緩解,讓晴晴開心重回健康的生活。
▲林科名醫師提醒,乾癬性關節炎是需要長期抗戰的慢性發炎疾病,患者應定期回診規律用藥,並養成規律運動以及維持充足的睡眠。(圖/翻攝自健康醫療網)
乾癬性關節炎可能與遺傳有關 警覺症狀及早就醫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林科名醫師表示,乾癬性關節炎主要好發在20至40歲的族群,目前發病成因不明,可能與先天遺傳基因體質及後天內外環境刺激有關。根據統計顯示,約八成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會先有皮膚乾癬問題,才會合併關節症狀。若乾癬患者及有乾癬家族史的人有早晨關節僵硬或關節出現紅腫熱痛,就要高度警覺可能是乾癬性關節炎。應及早就醫檢查,把握黃金治療時間,避免造成關節不可逆的破壞。
林科名醫師說,乾癬性關節炎除了影響皮膚及關節外,還會造成患者生活如活動度受限、睡眠品質受損及情緒問題,根據調查顯示約三到四成患者會有憂鬱及焦慮症狀,提醒患者切勿輕忽!
乾癬性關節炎症狀多樣 五大類症狀作區分
林科名醫師表示,臨床上會依據乾癬性關節炎表現作為區別,第一類為遠端指關節型,主要侵犯手指末端,指甲異常變色及變厚,有可能被誤為灰指甲;第二類為少關節型,主要特徵為不對稱的手指及腳趾腫脹;第三類為對稱性多關節型,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相似,發炎關節超過四個以上;第四類為脊椎關節病變型,如同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久坐或起床會有背痛僵硬問題,需活動一段時間才會紓緩;第五類則為毀滅性關節型,一般關節發炎破壞需要一段時間,但是這類型的發炎速度比較快,容易導致關節變形。
乾癬性關節炎治療方式多元 應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林科名醫師說明,目前針對乾癬性關節炎的關節治療,主要是先透過消炎止痛藥來控制關節腫痛,或使用傳統的免疫調節劑來調整免疫,減少發炎狀況,倘若治療效果不理想,就可考慮使用高階免疫治療,目前有生物製劑及小分子口服藥物可選擇。生物製劑就像標靶治療,可針對發炎因子有效精準抑制,讓疾病獲得最好的控制,目前生物製劑已通過健保給付,患者可與醫師討論申請用藥。
林科名醫師提醒,乾癬性關節炎是需要長期抗戰的慢性發炎疾病,患者應定期回診規律用藥,並養成規律運動以及維持充足的睡眠。另外,乾癬性關節炎為免疫失調疾病,患者服用保健品及補品前,應與醫師溝通討論再服用,避免激化免疫活性,造成疾病惡化加劇。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