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文俐心報導
▲越戰結束後50年過去,潘金福再次與黃公幼重逢。(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越戰至今已過半世紀之久,人們還記得當年戰爭的慘烈嗎?1972年被燃燒彈炸傷成重度燒傷的女孩也已長大,現在的她能夠回首檢視過去、輕撫當年疼痛的傷疤,輕柔卻堅定的說:「我已經不再是當年的燃燒彈女孩(Napalm Girl)了」。
根據《紐約時報》採訪報導,潘氏金福(Phan Thị Kim Phúc)在越戰50年後受訪談及過去,「母親說我是個愛笑的孩子」她說小時候她生長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但1972年6月8日,一切都變了;金福和表親們在寺廟庭院嬉鬧,下一刻,濃煙竄起、熊熊烈火燃燒,9歲的她拔腿狂奔,試圖逃離這恐怖的災難和疼痛,「我已經記不清尖叫和奔跑的時刻了,但照片和影像把我記錄下來」。
「或許你也見過那張照片,我狂奔著試圖逃離爆炸—赤裸著身體、伸出手臂尖叫」,這張照片由南越攝影記者黃公幼(Huỳnh Công Út)拍攝,隨後它出現在所有國家的報紙頭版,甚至為黃公幼奪下了一座普立茲獎杯;這張相片也成為越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張。
▲ 1972年被黃公幼拍下的9歲潘金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金福表示,那張無法被抹滅的照片改變了她的一生,在被拍下後她被黃公幼抱起,衝往急救所「我永遠感謝他救了我一命」;然而金福話鋒一轉說道「但我也記得我有多麼痛恨他,我只是一個小女孩,而且全裸。我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在那個時刻按下快門」,她覺得自己醜陋並感到羞恥,她不明白為何照片裡只有她是光裸著身體在逃命、不知道為什麼照片要被印出,甚至廣為流傳。
在成長過程中,金福時常想著消失,她嘗試將傷痕藏在衣服下,但沒有用,學校裡的孩子排擠她,她被捲入絕望的漩渦,她害怕自己不再值得被愛。隨著那張「燃燒彈女孩(Napalm Girl)」越來越有名,金福被圍繞在一場又一場的訪談中,她和首相、國家領導人見面,而她如此形容自己—「逃難的孩子成了戰爭恐怖的化身」。
「我們是人,我們不是象徵」,金福意識到她必須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去生活、去愛人、嘗試與世界相處,和過往的傷疤道別。金福開始認真地尋找生命存續的意義,而不再躲藏著偷偷生存著,後來她到加拿大展開新生活,創立基金會幫助那些同樣受到戰火摧殘的人。
50年過去,金福終於能夠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她說「我身負著戰爭的惡果」,如今的金福能夠坦然地面對當年9歲的自己,並很驕傲能成為「和平的象徵」,儘管花了非常漫長的歲月,金福由衷感謝黃公幼拍下了那張照片。
▲漫長歲月流逝,兩人終於能夠擁抱彼此,撫慰戰火留下的傷痕。(圖/美聯社/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