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灣旅行趣
新竹市繼新竹轉運站、前後站地下道,以及站前廣場改造、增設後站風雨走廊後,預計將在今年10月開工「新竹大車站」規劃案,整合周邊古蹟、公園有望成為台灣首座「大型複合式跨站平台」。近年來隨著都市發展,各地政府紛紛面臨車站老舊與鐵路翻新等議題,火車行經時的噪音、鐵道截斷都市規劃和平交道影響車流及行人等問題,促使國內各地近幾年如火如荼的展開「鐵路立體化」之規劃,透過高架化或地下化的方式,改善當地交通,減少平交道造成的事故。
▲(圖/台灣旅行趣)
近日,新竹市長林智堅宣布,經市府、台鐵、鐵道局密集研商取得共識,「新竹大車站」綜合規劃案已於4月底送交通部審查;同時公布最新進展,已優先規劃設計臨時車站、第四月台及跨站陸橋等先導工程,預計將可在10月動工。後續交通部若審查通過,大車站獲前瞻核定之65億經費也可按年度執行狀況陸續動支,並交由中央軌道工程單位接手,啟動後續細部設計。
▲(圖/台灣旅行趣)
新竹市是一座年輕古城,同時也擁有肩負國家經濟發展之竹科與重要的國際戰略地位,但市長林智堅表示,新竹市區長期因鐵路阻絕,影響火車站前後兩側地區整體發展與交通系統的串聯,鐵路沿線亦有多處公私有土地受限於鐵路設施及臨路條件而缺乏發展動能。
因此,希望透過「新竹大車站」計畫,縫合鐵路兩側步行系統、整合大眾運輸轉乘功能及都市活動,並針對周邊公有土地進行活化利用,帶動商圈復甦。未來「大車站12345」,將以1座百年古蹟、2座南北公園、整合輕軌、火車、轉運站3個車站、將跨站平台4周連結、整合周邊5處開發區,強化新竹車站交通樞紐機能,打造台灣軌道建設新典範,也讓大新竹持續成長、發展。
▲(圖/台灣旅行趣)
新竹市政府即將推動的「新竹大車站」計畫,在參考日本岡山車站後便改造成為台灣首座「大型複合式跨站平台」,打造立體前後站連通廊道,並在平台上興建2座多功能公園,列車可於底下的鐵軌經過,屆時完工可為市民帶來一個寬闊、明亮的車站平台,可不再從狹小陰暗的地下道抵達車站!
▲(圖/台灣旅行趣)
都市發展處指出,未來擬10月可啟動先導工程,預計將採興建臨時站、軌道的施工方式,優先施做第四月台、跨站臨時陸橋及臨時車站,將施工區域與營運區域各自獨立區隔,即可全天候施做,以縮短工期並維持車站營運機能及安全;並參考日本JR新宿車站的「平台施工法」,在不影響現有車站營運的狀況下,預計最快在2029年完工,不僅整合鐵路兩側步行系統、大眾運輸轉乘功能及都市活動,開放的場域也將成為市民假日活動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