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高節婦17歲就守寡,全靠這招紓解慾望。(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有句俗語說「又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這裡的牌坊是貞節牌坊,是古代地方上,用來標榜和宣傳當地女子喪夫後,仍然對夫家從一而終守寡到死的一種精神象徵。清代有一本《高節婦傳》非常出名,高節婦17歲就成為寡婦,守寡79年確實不容易,而她死前才向兒子坦承這些年都是靠撿豆子來排解寂寞。
其實在宋朝之前寡婦還是很吃香的,人們沒有那麼多的忌諱,寡婦改嫁都是人之常情,理所當然的事,卻從宋朝靖康之恥後開始轉變了,無論是當權者還是民間百姓,都不去想怎麼治國圖強,洗刷恥辱,卻精神扭曲的把女人拿來自我安慰,一座座貞節牌坊豎了起來,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口號則被掛在嘴邊。
清代出名的《高節婦傳》闡述高節婦的一生,她嫁給了一名姓高的男子,卻在17歲的花樣年華就喪夫,守寡了79年,活到96歲才離世,因此被取名為高節婦。
高節婦年紀輕輕就守寡,讓她不僅心裡難受,生理上也寂寞難耐,在臨終時才向兒子緩緩道出這些年怎麼解決生理需求。
她提到自己為了恪守婦道,想出的笨方法就是找事情做,讓自己處於忙碌狀態,這樣才能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沒有時間讓自己陷入喪夫的悲痛,或是因為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改嫁他人。每當夜深人靜,自己睡不著時,就會將幾百個銅板丟到地上,再一枚一枚撿起來,或是在屋裡撒一把豆子後,再一顆顆撿回來,直到身體疲乏產生睡意,腦子裡也就不會想到那些事情了。